例外的挑战

例外的挑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乔治·施瓦布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李培建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27517
丛书系列:卡尔·施米特研究文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施米特
  • Schmitt
  • 政治學
  • 思想家
  • Schmitt,Carl
  • Carl
  • @译本
  • 例外
  • 挑战
  • 思考
  • 成长
  • 突破
  • 选择
  • 困境
  • 决策
  • 反思
  • 路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深刻地影响了上个世纪的西方政治和法学思想,然而他的生平和著作也激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例外的挑战》是揭示施米特思想的一把钥匙,也是美国学界战后第一部研究施米特的专著。作者清晰地阐释了施密特的关键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的重要性与政治、国家和国际关系联系起来。并不仅仅满足于论述施米特对20世纪思想的深刻贡献,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论述施米特与第三帝国的妥协。本书1970年第一版,1989年再版。美国著名法学家斯蒂芬·霍姆斯(Stephen Holmes)在芝加哥大学开设施米特课程时就指定该书为必读参考书。

《例外的挑战》是一部真正的开拓性著作,该书作者敢于尝试以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来对待施米特。

——约瑟夫·W.本德斯基弗吉尼亚康门维尔思大学

《例外的挑战》是英语世界论述施米特思想的第一本书,在论述这位重要思想家的著作中,该书不会丧失其作为开山之作的地位。

——埃伦·肯尼迪宾夕法尼亚大学

施米特研究如今在美国的繁盛毫无疑问主要得归功于施瓦布,他实际上单枪匹马地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

——G.L.厄尔曼

乔治。施瓦布教授的著作曾引起广泛争议,但现在却被大多数施米特专家所接受。

——约翰·斯特鲁普赖斯大学

作者简介

乔治·施瓦布(George D.Schwab)1931年出生于美国,196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60-1968年任纽约城市大学的城市学院历史系讲师,196811972年任助理教授,1973-1979任副教授,1980-2000年任教授,2001年至今任城市学院和研究中心荣休教授。1974年和国际法大师汉斯·摩根索共同创立了“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k-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并自1993年起任该会主席。施瓦布还是该委员会会刊《美国外交政策利益》(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的主编。施瓦布教授是美国战后第一个系统研究施米特思想的学者,自本书出版后(1970初版,1989年再版,日文版1980年,意大利文版1986年)又翻译了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政治的神学》、《托马斯·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

目录信息

初版序
再版序
缩略语
导论
一、传略
二、思想遗产
第一部分 施米特与(魏玛宪法):1921-1933年
第一章 独裁的含义
一、委任独裁与主权独裁的区别
二、宪法第48条的委任性质
第二章 主权的含义
一、决断主义对规范主义(凯尔森)
二、政治的标准——友与敌
三、政治的统一体对多元主义(拉斯基)
第三章 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含义
一、民主主义的标准——同一性与同质性
二、自由主义的标准——商讨与议会制
中立化过程的近代史——一篇演讲
第四章 总统制的含义
一、一般背景——向总体国家转变的诸种倾向
二、宪法的守护者——总统
三、在1931年和1932年对宪法做进一步阐述的诸种可能性
第五章 希特勒破除魏玛体制
一、作为革命工具的合法性
二、“机会均等”与对合法权力的合法占有而得到的政治奖赏
三、希特勒的任命与六十天
第二部分施米特与民族社会主义:1933-1936年
第六章 国家、运动、民族
一、施米特的大转变——1933年3月24日的授权法
二、从宪法角度对新体制所做的概述
三、纳粹在宪法上的实践
第七章 具体的秩序思想
一、将政治思维从规范主义中救出
二、与规范主义和决断主义相对的制度主义
第八章 军队、政党、国家
一、普鲁士的“士兵一国家”
二、领袖护法
第九章 神学、挫折及贝尼图·萨雷诺神话
一、天主教对犹太教
二、挫折
三、贝尼图·萨雷诺神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那些公民社会不发达,国民法律感不强的大陆法系社会和国家里,在社会或国家遇到危机时,立法机关经常授予总统紧急权力,但这些总统在紧急状态结束后,会继续保留这些权力并成为独裁者。我们今天在匈牙利和菲律宾看到了类似的权力争夺。相比之下,...

评分

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那些公民社会不发达,国民法律感不强的大陆法系社会和国家里,在社会或国家遇到危机时,立法机关经常授予总统紧急权力,但这些总统在紧急状态结束后,会继续保留这些权力并成为独裁者。我们今天在匈牙利和菲律宾看到了类似的权力争夺。相比之下,...

评分

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那些公民社会不发达,国民法律感不强的大陆法系社会和国家里,在社会或国家遇到危机时,立法机关经常授予总统紧急权力,但这些总统在紧急状态结束后,会继续保留这些权力并成为独裁者。我们今天在匈牙利和菲律宾看到了类似的权力争夺。相比之下,...

评分

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那些公民社会不发达,国民法律感不强的大陆法系社会和国家里,在社会或国家遇到危机时,立法机关经常授予总统紧急权力,但这些总统在紧急状态结束后,会继续保留这些权力并成为独裁者。我们今天在匈牙利和菲律宾看到了类似的权力争夺。相比之下,...

评分

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在那些公民社会不发达,国民法律感不强的大陆法系社会和国家里,在社会或国家遇到危机时,立法机关经常授予总统紧急权力,但这些总统在紧急状态结束后,会继续保留这些权力并成为独裁者。我们今天在匈牙利和菲律宾看到了类似的权力争夺。相比之下,...

用户评价

评分

2020已读26。英语学界论述施米特政治法学思想的拓荒之作,如今看来略显老旧了。作者在介绍魏玛时代的施米特思想时,反复强调“知人论世”的必要性,但到了第三帝国阶段,却又想方设法撇清施米特理论与纳粹政府主张的关联,有打脸嫌疑哦。毕竟施米特的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便是纳粹时代。自视甚高的保守主义思想家被希特勒这样的权术大师耍得团团转,怎么说都算不上一件光彩的事。

评分

2020已读26。英语学界论述施米特政治法学思想的拓荒之作,如今看来略显老旧了。作者在介绍魏玛时代的施米特思想时,反复强调“知人论世”的必要性,但到了第三帝国阶段,却又想方设法撇清施米特理论与纳粹政府主张的关联,有打脸嫌疑哦。毕竟施米特的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便是纳粹时代。自视甚高的保守主义思想家被希特勒这样的权术大师耍得团团转,怎么说都算不上一件光彩的事。

评分

类似思想传记,文献太老,现在看远不够深入,可能都不如SEP词条。

评分

2020已读26。英语学界论述施米特政治法学思想的拓荒之作,如今看来略显老旧了。作者在介绍魏玛时代的施米特思想时,反复强调“知人论世”的必要性,但到了第三帝国阶段,却又想方设法撇清施米特理论与纳粹政府主张的关联,有打脸嫌疑哦。毕竟施米特的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便是纳粹时代。自视甚高的保守主义思想家被希特勒这样的权术大师耍得团团转,怎么说都算不上一件光彩的事。

评分

2020已读26。英语学界论述施米特政治法学思想的拓荒之作,如今看来略显老旧了。作者在介绍魏玛时代的施米特思想时,反复强调“知人论世”的必要性,但到了第三帝国阶段,却又想方设法撇清施米特理论与纳粹政府主张的关联,有打脸嫌疑哦。毕竟施米特的理论也是时代的产物,即便是纳粹时代。自视甚高的保守主义思想家被希特勒这样的权术大师耍得团团转,怎么说都算不上一件光彩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