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讲义

文献学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王欣夫
出品人:
页数:13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73448
丛书系列: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王欣夫
  •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
  • 工具书
  • 古典文獻
  • 中国
  • 计划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文献学
  • 古籍
  • 版本
  • 校勘
  • 目录学
  • 训诂
  • 学术史
  • 文献整理
  • 中国传统学术
  • 研究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文献学讲义》从目录、版本、校勘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献学的流变概况、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文献学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比较完整地勾勒出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的全貌。讲义浓缩了王欣夫毕生从事古籍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心得体会,同时注意到出土文献和域外汉籍在文献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现代学者如鲁迅、杨树达、陈垣等人的校勘学研究成果,在当时同类著作中独具慧眼。书中收集的原始资料亦较丰富,可供读者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作者简介

王欣夫先生,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市),后其祖移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遂为吴县人。先生诞生于清朝末年,未受科举洗礼,亦未接受新学薰陶,年轻时随吴江著名文学家金松岑学习国学,后又到金的老师吴县曹元弼处学习经学。曹为前清翰林院编修,是专精三礼的经学大师,先生从其受业,故对三礼亦有专门研究。学业有成,应苏州女师聘请,在该校任教。后又应上海圣约翰大学之聘,任国文教授。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文献学的涵义
第二章 目录
第一节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第二节 目录学的重要
第三节 目录的分类——七略与四部
第四节 目录的体例
第五节 史家目录
第六节 补史目录
第七节 官家目录
第八节 私家目录
第九节 地方著述目录
第十节 专科分类目录
第三章 版本
第一节 版本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版本的重要
第三节 版本前的文献材料——甲骨、金石、简牍
第四节 未有版本前的写本
第五节 两宋版本的概述
第六节 辽金元版本的概述
第七节 明代版本的概述
第八节 清代版本的概述
第九节 已有雕版后的钞本
第十节 鉴别版本的方法
第四章 校雠
第一节 校雠的起源
第二节 校雠学的重要
第三节 校雠必备的条件
第四节 校雠所根据的材料
第五节 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雠学
第六节 汉晋人的校雠学
第七节 南北朝唐人的校雠学
第八节 宋元明人的校雠学
第九节 清代的校雠学
第十节 现代的校雠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此书可做文献学入门之书。总结比较全面。

评分

看过旧版,明天去上图面试还要连带笔试,八成要考文献学,又撸一遍,不过是精装的新本,多了吴格的附录。【看吴格论文献学讲义的成书才知道王大隆先生尚有日记存世】

评分

有些地方真的很有意思!上课时兴奋不已的一些论证方法都能在里面找到。但是这本感觉不太适合作为文献学的第一本教材。也许应该读一下杜泽逊先生的那本?精力不佳,须再细读。

评分

此书可做文献学入门之书。总结比较全面。

评分

精炼,但不好读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