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研究

弥勒信仰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王雪梅
出品人:
页数:2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71031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弥勒
  • 宗教
  • 佛教
  • 佛学
  • 王雪梅
  • 神话学
  • 文化
  • 已入库
  • 弥勒信仰
  • 佛教研究
  • 净土信仰
  • 未来佛
  • 大乘佛教
  • 宗教文化
  • 中国佛教
  • 佛学思想
  • 民间信仰
  • 佛教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弥勒信仰研究》充分利用传统经典文献和新资料,系统探讨了未来佛一一弥勒信仰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既有对弥勒信仰形态的纵向发展的阶段分析,也有对弥勒信仰特质的探讨以及与佛教其他思想信仰关系的横向比较研究。《弥勒信仰研究》力图阐释弥勒信仰本身的性格特征,其作为“法的救度”特点,不同于西方语境的“弥赛亚”,而大乘佛教菩萨行的核心内容一一善权方便、般若智慧,*早就是从弥勒信仰开展出来的。《弥勒信仰研究》的研究为探讨弥勒信仰在不同文化地域的迁流变化提供了比较的前提,有利于推动弥勒信仰在东亚发展变异的深度解析,亦有益于重新检讨大乘佛教兴起与东传的历史缘由。

作者简介

王雪梅

四川内江人,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佛教史、佛经文献及相关宗教文化研究,对菩萨信仰、出土文献及写本文献尤为关注。

目录信息

导论……………………………………………………………………………………………………1
第一节 弥勒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思路……………………………………………………1
一、选题缘起与论题释义……………………………………………………………………1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2
三、学术史回顾………………………………………………………………………………6
四、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14
五、研究架构…………………………………………………………………………………16
第二节 历史还是神话?——弥勒信仰的起源考察…………………………………………16
一、学术界关于弥勒信仰渊源的研讨………………………………………………………17
二、比较宗教视域下的弥勒信仰起源探求…………………………………………………23
上 篇
第一章 未来佛的期待:弥勒信仰的初成………………………………………………………28
第一节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28
一、弥勒信仰最初并非净土型信仰………………………………………………………28
二、 未来佛弥勒观念的出现………………………………………………………………30
第二节 弥勒信仰的早期形态…………………………………………………………………38
一、 最初弥勒经的出现与弥勒信仰的形成………………………………………………38
二、弥勒信仰早期形态的内涵……………………………………………………………42
第二章 “下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发展………………………………………………………49
第一节 弥勒“下生经”的异同………………………………………………………………49
一、 弥勒下生经的种类……………………………………………………………………49
二、 阿含弥勒经与舍利弗系弥勒经的异同………………………………………………51
第二节 弥勒下生经的形成与弥勒信仰的发展………………………………………………61
一、弥勒下生经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61
二、弥勒下生信仰的基本内涵………………………………………………………………67
第三章 “上生”的信仰:弥勒信仰的完善………………………………………………………71
第一节 弥勒上生经的出现……………………………………………………………………71
一、弥勒上生经的性质与渊源………………………………………………………………71
二、弥勒上生经形成的时间…………………………………………………………………76
第二节 兜率净土信仰的内涵与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79
一、 兜率净土信仰的基本内涵……………………………………………………………79
二、弥勒信仰体系的完善……………………………………………………………………83
篇末结语………………………………………………………………………………………………85
中 篇
第四章 融合之变:弥勒信仰与般若等思想…………………………………………………85
第一节 弥勒信仰与般若思想的关系…………………………………………………85
一、援弥勒入般若………………………………………………………………………86
二、弥勒信仰的般若化………………………………………………………………90
第二节 弥勒信仰与禅观的关系…………………………………………………………94
一、弥勒信仰禅观修持的演变………………………………………………………94
二、禅观修持的弥勒信仰劝化………………………………………………………100
三、弥勒禅法…………………………………………………………………………102
第三节 弥勒信仰与瑜伽行派的关系…………………………………………………105
一、弥勒作为瑜伽行派祖师地位的确立……………………………………………105
二、关于弥勒祖师地位的大小乘争论………………………………………………109
第四节 弥勒信仰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一、弥勒经典中“恶世”与“法灭”思想的关系…………………………………112
二、法灭思想对弥勒信仰的影响……………………………………………………117
第五节 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关系………………………………………………120
一、转轮王信仰的社会政治理念……………………………………………………120
二、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融会…………………………………………………124
第五章 不变之变: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130
第一节 弥勒身份的密教化……………………………………………………………130
一、弥勒与陀罗尼外围关系的确立…………………………………………………130
二、弥勒身份的真正密教化…………………………………………………………132
第二节 密教化弥勒经典的出现………………………………………………………135
一、显教弥勒经典的密教色彩………………………………………………………135
二、密教弥勒经典的形成……………………………………………………………135
第三节 弥勒信仰修行方式的密教化…………………………………………………137
一、弥勒信仰与陀罗尼密咒的结合…………………………………………………137
二、密教法门与弥勒信仰的结合……………………………………………………140
第四节 弥勒图像的密教化……………………………………………………………143
一、单尊密教弥勒造像………………………………………………………………143
二、弥勒三尊造像……………………………………………………………………146
第六章 民间流变:弥勒信仰的流布………………………………………………………148
第一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主体为中心的考察………………………………148
一、往来兜率面见弥勒………………………………………………………………148
二、生身待见弥勒……………………………………………………………………152
三、命终往生兜率……………………………………………………………………155
四、来生龙华三会……………………………………………………………………158
五、弥勒化现…………………………………………………………………………………159
第二节 弥勒信仰方式——以信仰客体为中心的考察………………………………………162
一、 弥勒灵验信仰…………………………………………………………………………162
二、 弥勒圣迹崇拜…………………………………………………………………………164
三、 弥勒图像崇拜…………………………………………………………………………170
篇末结语…………………………………………………………………………………………179
下 篇
第七章 未来还是当下?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一节 弥勒信仰的思想维度………………………………………………………………182
第二节 弥勒信仰体系的基本特征…………………………………………………………185
篇末结语…………………………………………………………………………………………190
余 论……………………………………………………………………………………………191
附录一:…………………………………………………………………………………………194
附录二:…………………………………………………………………………………………204
参考文献…………………………………………………………………………………………21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知道很多家说法,作者却不见了

评分

少了我最感兴趣的唐朝弥勒信仰与主流政治合流,和宋元明清时弥勒信仰与民间秘密宗教的合流。

评分

全篇主要是借助经(印度文献)讨论弥勒,应该叫“印度弥勒信仰研究”,但是尴尬的是作者没有语言基础。通篇观点,只能说无功无过,毕竟都能找到其他学者的观点。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基本没有考察中国的弥勒信仰,而仅仅用了唯识宗的例子,但是没有讨论学界关于论师弥勒与弥勒菩萨的关系的研究。附录而作者列了一个材料,造词为“乡村弥勒法门”,其实恰恰是各类白莲教的基本特征,这本来大有可为,但是作者并未论及。本书两个能留下印象的观点是:一,弥勒信仰最初是未来佛弥勒信仰,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弥勒净土信仰,后者包括上生和下生信仰。二,窥基为了和弥陀净土信仰对抗,依据印度内外众的传说,区分了弥勒内外院。

评分

没看完。引用的观点太多,作者的判断主要体现在过渡段上。反正我也不懂,算了。

评分

全篇主要是借助经(印度文献)讨论弥勒,应该叫“印度弥勒信仰研究”,但是尴尬的是作者没有语言基础。通篇观点,只能说无功无过,毕竟都能找到其他学者的观点。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基本没有考察中国的弥勒信仰,而仅仅用了唯识宗的例子,但是没有讨论学界关于论师弥勒与弥勒菩萨的关系的研究。附录而作者列了一个材料,造词为“乡村弥勒法门”,其实恰恰是各类白莲教的基本特征,这本来大有可为,但是作者并未论及。本书两个能留下印象的观点是:一,弥勒信仰最初是未来佛弥勒信仰,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弥勒净土信仰,后者包括上生和下生信仰。二,窥基为了和弥陀净土信仰对抗,依据印度内外众的传说,区分了弥勒内外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