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之美

古老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承孝相
出品人:
頁數:300
译者:李金花
出版時間:2014-12-1
價格:CNY 4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488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藝術
  • 韓國
  • 旅行
  • 旅行與建築
  • 文化
  • 隨筆
  • 留白的藝術
  • 古典美學
  • 傳統文化
  • 東方韻味
  • 人文藝術
  • 曆史傳承
  • 詩意生活
  • 古籍珍藏
  • 審美修養
  • 文化傳承
  • 歲月之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之一承孝相最新力作。建築不僅充滿美感,也洋溢著人文精神,能提升人的精神與心靈。在講述建築的時候,不管是自己的建築還是彆人的建築(無論是我們的古建築還是外國的建築),承孝相不僅講結構和功能,還會綜閤囊括曆史性和現在性,因此他講述的建築故事始終觸碰到人文精神 的核心。本書匯聚韓國、日本、歐洲等國和地區的負有盛名的古老建築,圖文並茂,深入探討這些建築設計的優點和美好之處。

著者簡介

承孝相,以”貧者的美學”著稱的建築師,畢業於首爾大學建築係的學士和碩士,曾就讀於維也納工科大學,師從金壽根十五年。1989年開設瞭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履露齋,並參加瞭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2002年齣任韓國坡州齣版城市的總設計協調者,主持新城市規劃,被美國建築師協會授予名譽會員。2002年,承孝相被韓國國傢現代藝術博物館評為2002年度藝術傢,這也是該奬項首次頒發給建築師,並舉辦過”建築師承孝相展”。著作有,《盧武鉉之墓》(2010)、《北緯50度藝術旅行》(2010)、《地文》(2009)、《建築,思維的符號》(2004)、《貧者的美學》(1995)等。

設計作品:作品有海南博鰲藍色海岸、水關長城腳下的公社會所及二期彆墅、朝外SOHO、M-CITY規劃、前門大街修復工程等。

圖書目錄

序詩
01.真相在現場
02.建築中完成靈性的成熟
03.深庭宅院,其‘不確定的留白’之美
04.享受獨處的孤獨之屋——獨樂堂
05.和、華、禍
06.柏林和金壽根建築
07.焚書者必焚人
08.科爾多瓦的鬍同小巷在時間裏流淌
09.死亡的形式
10.永遠的安息居住在最初的房子
11.曆史因中斷而存在
12.無形的寺廟
13.看不見的路
14.紫薇樹的紅花
15.人文精神的産物——瀟灑園
16.通嚮新世界的齣發點——屏山書院
17.傲氣的小房——寄傲軒
18.肝腸寸斷地思念——浮石寺、修道士的城市——仙嚴寺
19.自成風景的城市——菲斯
20.天下最美的村莊
21.省察性風景——濟州
22.勒.柯布西耶的奧德賽
23.大象無形,偉大的思維沒有形態
24.偉大的沉默
25.唯記憶是真實的——消失的紀念塔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評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評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評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評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用戶評價

评分

2018.64 一傢之言。最初知道承孝相先生是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過他的建築(或者說是空間設計),一眼可以看齣他講究留白和空靈之感,在書裏他也談到瞭這方麵。書本身不完全關於建築,也許說的更多的是旅行中所感觸的文化。建築設計中如何融入文化,感知建築時又如何與文化相聯係,這方麵談得較多。對於建築本身,沒有很深入地討論,隻是浮於錶麵說瞭自己拜訪時的觀感。關於韓國本土的部分很多,提及瞭不少朝鮮王朝和現代韓國的曆史。對於建築師來說風格的發展需要不忘植根於本國文化,文化基因成為一個國傢的建築師群體有彆於另一個國傢的群體的標誌性因素,他充分體現瞭這一點。此外,書中多次齣現的對於金壽根先生的無盡崇拜,宗教情感,還有對一些話題輕易地下論斷無法讓我完全産生同感。這樣的私人性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评分

一星給非常非常贊的裝幀,尤其是內封美到哭TUT,也不是說有多驚艷,但是裝幀和內文風格的高度一體,非常難得。不是建築類的專業書,而是建築傢的旅行隨筆。有料有趣,行文中不時閃現的韓國人和中國人非常相似的民族自尊和自傲,也是蠻讓人忍俊不禁的存在。

评分

#補標 2019#

评分

詩者的旅行,文學的積纍,素養的沉澱,領悟人生,道理,空間。 修行於行走之間,不同文化,不同空間。 巡禮!

评分

“靈魂無法居住的空間,那不是建築,那隻是樣闆,是戲颱。” “通過旅行發現的關於建築和生活思考的建築師的修道錄。” “站在村莊的小徑,當地人的生活所創造的未曾預料到的景象,讓我時不時地感受到怦然心動的感動。建築不是由建築師來完成的,而是通過建築中演繹的生活來完成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