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万千心理)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万千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邢晓春
出版时间:2014-12-1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9993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心理治疗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精神分析
  • 心理咨询
  • 心理
  • 万千心理
  • 波士顿小组
  • 心理治疗
  • 改变
  • 心理咨询
  • 临床心理学
  • 心理干预
  • 心理成长
  • 治疗关系
  • 认知行为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一本国际上最前沿的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如何改变来访者的著作。作者们由精神分析师、发展心理学家、认识神经科学家共同组成,通过近20年的观察研究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咨询师(治疗师)与来访者(患者)发生了怎样的交流,是什么使来访者发生深层次的改变?本书给出了一个线索。对于专业心理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通过深刻地理解咨访关系中发生的事,增加自身的觉察和对心理治疗核心的觉知。对于有意寻求心理咨询治疗的读者,亦可借由本书了解心理治疗的意义。

作者简介

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包括精神分析师亚历山大·摩根、杰里米·内厄姆、路易斯·桑德、丹尼尔·斯特恩和亚历山大·哈里森,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卡伦·里昂-鲁斯和爱德华·乔尼克,以及儿童精神病学家纳迪娅·布莱希维勒-斯特恩。

目录信息

南嘉一万千心理先锋译丛总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非解释性成分:解释之外的“更多的东西”
第2章
内隐关系知晓:治疗性改变的核心概念
第一部分内隐关系知晓:在心理发展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治疗性改变过程:心理发展观察对成人心理治疗的意义
第三部分个案示例:前行改变是逐步的还是突然的?
第3章
“我感觉到你感觉到我感觉到了……”:桑德提出的心理治疗情境中的识别过程和关系移动
第4章
内隐的外显化:分析情境中改变的局部层面和微观过程
第5章
再述解释之外的“更多的东西”:分析性相遇中的松散性和共同创造性
第6章
心理动力学意义的基本层面:与冲突、防御和动力性潜意识相关的内隐过程
第7章
关系性意义的形式:内隐和反思性一言语领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8章
治疗行为的内隐关系过程方法
参考文献
文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评分

可以读到2010年的新书译本,尤其是学术性的文献,本身就是一件读书人的快事。 刚刚读了第一章,可以分享一些新鲜的感觉。阅读感通畅,夜读并无倦意,正如波士顿小组所做的研究风格,虽有一些新的概念,但是基于母婴互动以及治疗中真实发生变化的考量,令人信服,较少精神分...  

评分

这是徐鈞老师推荐的一本书,也是我很重视的一本书。 这本书由徐鈞老师推荐;由徐鈞老师领导的南嘉心理学出版基金与万千心理图书合作出版;由李孟潮大师兄审校。 提到徐鈞老师,我心中会与几个名词相联系: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治疗、依恋理论、聚焦、波士顿发展变化...

评分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评分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用户评价

评分

昨天见李孟潮老师。李老师送了我这本书,我送给他两盒饼干。吃饭的时候,孟潮老师忽然说,你为啥不送我你的书?(我班门弄斧不好意思啊!)然后我抖抖索索给了李老师一本《你是一切的答案》#继跟王浩威老师换亚龙的书之后,又一次赚翻了

评分

书名副标题是“一个整合的范式”,本书关于心理治疗中的改变的确采用了整合的范式,同时也创见地提基于主体间性、现象学的视角出了很多全新的术语和概念,比如内隐关系知晓、当下时刻、相遇时刻等,强调治疗关系的互为主体性,以及治疗过程的流变和不确定性。这些观点与个人咨询体验是非常切合的。而主体间性、现象学的视角的这种认识论的转变将成为一种大势所趋。

评分

正在读的一本书。从微观层面、不一样的术语描述咨询互动的过程,耳目一新。

评分

研究的内容很有意思,但看论文是另外一回事情。感觉是试图把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说清楚,多少有点啰嗦及生硬。个人觉得有技术化的倾向,可是,治疗师想着技术的时候,离来访者就很远了,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达到“相遇时刻”。关心人还是关心技术,这是个问题。

评分

昨天见李孟潮老师。李老师送了我这本书,我送给他两盒饼干。吃饭的时候,孟潮老师忽然说,你为啥不送我你的书?(我班门弄斧不好意思啊!)然后我抖抖索索给了李老师一本《你是一切的答案》#继跟王浩威老师换亚龙的书之后,又一次赚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