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剖析帝国的自杀之路:“历史其实是有大限的。大限一至,机会全无。”
《帝国的终结》(2014增订版)是易中天教授最看重的作品。本书以辛辣幽默的笔调,生动详实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制度背后的政界博弈、权力角逐,抽丝剥茧、入木三分。读者可以从既严谨又恣意的文字中,感受易中天教授的学者魅力,习得来自古人的智慧和谋略。
“帝国是自己把自己杀死的。帝国制度被废除后,我们民族并没有立即走向共和,而是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要反省的还不仅是大秦王朝或大清王朝,而是整个帝国制度,是帝国的逻辑与命运。当然,事情还得从大秦帝国的建立说起。”
大秦帝国诞生,中国进入权力社会。
大清王朝倒下,帝国制度退出舞台。
帝国看似强悍,实则脆弱。
它既会因内忧外患而灭亡,也会因繁荣富强而腐朽。
整个帝国制度,是帝国的逻辑命运。
两千一百三十二年间,这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是怎样导致了帝国的终结?
“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就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
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
已出版作品:
《易中天文集》(1~16卷)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一直很喜欢听易中天的《百家讲坛》。记得他在《面对面》的访谈里就说,自己平常说话就是那个样子。果然,这本号称(应该是媒体自称)“学术著作”的书里,语气语调完全是“讲座化”的,老婆居然还能“看”出其中的“武汉口音普通话”。 此书在定王台虽然仍放在“畅销书”行列...
评分《帝国的终结》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有点像一篇论文,全书以论析为主,叙事为辅,深入剖析了帝国制度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之原因。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轴心,以作者对人心和人性的理解为根据,层层扒光了帝国制度的外衣,向读者揭示了其产生和灭亡的必然性。并且在全书的...
评分WHY NOT US? WHY NOT NOW? 这是一句常见于赛场的标语。中国学者谈民主,说来说去无非也是这两个问题。 为什么民主制度没有在中国自发形成,为什么我们专制了那么多年,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实行民主,吾尝终日而思矣,读了易中天《帝国的终结》,发现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评分这本赤裸裸地宣扬宪政的书竟然没有被禁,易中天的行文真可谓老奸巨猾啊,书中频频列举马列著作中的条款,而不采纳西方经典著作,让政审是老虎吃刺猬 —— 无处下嘴,想想年初南方周末那个事情,老易的处理正是滴水不漏的高明,凸显南方系的幼稚。老易在书中透彻地说明了从秦代...
评分近几年来,中国学者界对于改革的呼吁声似乎越来越强烈。下至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讨论民主式中国之路该怎么走,上至老一辈学者诸如资中筠、吴敬琏等耋耄之年的老人纷纷为改革站台。的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一批批回归故土的留学海归所带回来的新“...
吃枣药丸!!!
评分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回答有些臆断,论证还不是最充分。
评分易老师专门拿出最后一章来写钱穆老先生的不是…
评分“清之败,不是王朝之败,而是制度之败,潮流之败。”也借用周其仁一句话,河流会跟大地妥协,所以曲曲折折,但终究会朝着一个方向行进。
评分易老师专门拿出最后一章来写钱穆老先生的不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