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京城

民國北京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董玥
出品人:
頁數:3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1
價格:4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0915
叢書系列: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圖書標籤:
  • 北京
  • 城市史
  • 民國
  • 曆史
  • 社會史
  • 文化
  • 城市
  • 董玥
  • 民國曆史
  • 北京城市史
  • 老北京風貌
  • 城市變遷
  • 人文地理
  • 建築文化
  • 社會生活
  • 城市記憶
  • 曆史圖景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不是把城市作為曆史人物和事件的舞颱,而是綜閤考察北京這個古老帝都本身的轉型,以及被塑造成現代中國“文化城市”的過程。作者指齣,今天所認為的“老北京”其實並不很老,它並不是帝都時代的北京,而是不那麼遙遠的民國北京。今天對老北京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將曆史商業化的産物。北京不僅是政治活動中心,也是各類人群的生存社會。在作者的觀察視野下,北京城獲得瞭深刻的、實質性的學者敘述。

——唐曉峰

《民國北京城》是第一部對民國時期北京的空間變遷、日常物質生活及其文化錶述做齣係統研究的重要學術專著,與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該書的一個獨特視點在於對民國時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實踐的極大關注。“傳統的迴收”這一概念的獨到應用具有很大的啓示,它對過去與現在、舊與新、物質與文化的認識提供瞭一個新的辯證的視點。

——張鸝

著者簡介

董玥 北京大學中文係碩士,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曆史係博士。現為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曆史係教授、傑剋遜國際關係學院中國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嚮為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前期的中國社會曆史,著有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2003);與他人閤作編著有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2006),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Consumption,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2008)。

圖書目錄

序言 (Thomas Bender)
前言
緒論
I 規劃北京
第1章 從京師到北平
第2章 權力:城與人
第3章 傳統:城市與國傢
II 經曆北京
第4章 生産:新經濟體係中的北京
第5章 消費:空間和實踐的等級
第6章 迴收:經曆天橋
III 書寫北京
第7章 社會學:診察城市病
第8章 曆史:記錄老北京
第9章 文學:書寫新北京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北京城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建在紫禁城内。1888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把一辆德国小火车送给慈禧,并在她的花园里铺设了铁轨。火车共有六节,现代工业的外壳下,是符合王朝尊卑等级的内部装饰:黄缎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红缎给宗室,官员则只能用蓝缎。坐上了西洋奇器...

評分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强烈地倾向于空间上的发展,而不那么在意自身的时间维度,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往往被毫不可惜地夷为平地。然而要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大概还是就是去了解它的历史。就像一个人一样,它的风格、表现甚至未来的可能,大抵都能在其过往的经历中找到答...  

評分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  

評分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  

評分

凡是这类书,我都眼巴巴的等着想看,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述一个城市的,特别是还会谈到一个城市底层的一面,更带动我的兴趣。现在的历史多是被某些视角固定下来的,那些没法发声的人和事,往往静静的被历史的灰尘淹没。去翻看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才更生动更有味,而且隐隐约约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感覺蠻好,就是太學術看得我好睏。

评分

細緻入微,多有卓見。但這不覺得迴收是個多有獨創性的概念。

评分

本書從城市規劃、經濟生活和城市書寫(社會學、歷史學與文學)三個層次,談論1911﹣1937年的中華民國時期北京城。作者核心觀點是該時期的北京處於「傳統的迴收」的「物質和文化生產和流通的模式」(26),即現代性下,「過去」(大到風景名勝,小至盆盆碗碗)都被不斷地以碎片化的方式迴收以供當代北京使用,人們也透過迴收的傳統,想象未來的北京。這當中既有文人墨客的主觀與主動想象和懷舊,也有底層百姓迫於經濟窘睏的無奈之舉。但這些在民國迴收的「過去」,未來卻成為人們想象「帝都盛景」的重要資源。最扼要地說,本書希望處理「過去」在走嚮民國,走近現代性過程中的北京,扮演瞭什麼角色,尤其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瞭何種角色。

评分

非常豐富的一本書,將文學、地理、曆史熔於一爐,對於中國現代性之獨特路徑有非常敏銳的分析。待我好好迴味一下寫篇書評吧。

评分

在北京待的這幾年,總是在以為熟悉的地方有新的發現而驚喜……但是隔著時空,對這個城市的熟識還是有著幾分遊客的理解,等著蔥小白看完跟我分享故事和感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