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被称为其引发的轰动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要大。
“人类正在毁灭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卡逊这样警示着狂热的人们。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卡逊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 1932年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动物学硕士学位。1936年,卡逊以水生生物学家之身份成为渔业管理局第二位受聘的女性。1941年,卡逊出版第一部著作《海风下》,描述海洋生物。1951年出版《我们周围的海洋》,连续86周荣登《纽约时报》)杂志最畅销书籍榜,获得自然图书奖。1955年完成第三部作品《海洋的边缘》,又成为一本畅销书,并被改编成记录片电影,获得奥斯卡奖。1962年,《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后,成为美国和全世界最畅销的书。本书的危机思考,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从而在1972年全面禁止DDT的生产和使用。其后世界各国纷纷效法,目前几乎全世界已经没有DDT的生产工厂了。《寂静的春天》被看作是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
原刊于中华读书报 2007年8月 文:余凤高 -声明:如需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春天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不应是寂静无声,尤其是在春天的田野。可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注意到,从某一个时候起,突然地,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田野里变得寂静无声了。美...
评分 评分(一) 最近在网络上,一个关于石油化工方面的项目的异议,唤醒了我的一些记忆。 我从小在一家化工厂的单位里长大,对于什么是污染,还是有些切身的感受。 在我们那里,一般人都牙齿不太好,或多或少有鼻炎。每次厂子里,安排体检时,被检查出脾大,通常被认为是太正常不过...
评分一 今天下午碰到写《哈佛经济学笔记》的陈晋,说到一个故事。 说DDT当年是消灭蚊虫的,减少传播致命的疟疾。Rachel Carson在1962年出《寂静的春天》,说鸟语花香在几十年后因为环境恶化不见了,罪魁祸首之一是DDT,书出版后,很多地方禁止使用DDT,但与此 同时,2000万儿童死...
评分(一) 最近在网络上,一个关于石油化工方面的项目的异议,唤醒了我的一些记忆。 我从小在一家化工厂的单位里长大,对于什么是污染,还是有些切身的感受。 在我们那里,一般人都牙齿不太好,或多或少有鼻炎。每次厂子里,安排体检时,被检查出脾大,通常被认为是太正常不过...
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发端,寂静的春天描述有些感性和片面,但不影响其伟大。其中提到的问题,直到现在,仍旧没有完全解决,甚至逐渐被人们适应、忽视。当时使用的农药,即使在禁用后,仍旧为害人间。就如书中所说,对于那些有毒化学品生产商而言,简单粗暴地解决病虫害问题,使人类成了被实验的小白鼠。
评分杀虫剂残留很难避免,而且影响是累积的,很难代谢掉,存在又广泛,只能尽可能避免摄入,吃蔬菜水果削皮
评分出版五十年后才读这本书,四个感觉:1.人类骨子里是自私的,世间本来无善恶,人类的狭隘才是所谓的万恶之源2.人类是短视的,盲目的屠杀背后,人类的片面与浮躁可见一斑3.征服并不是手段与结果,人类已经违背了自然法则,狂妄的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人,其实,孕育了这个种群的环境正在绝望的呐喊,呻吟的间隙冷笑人们的作茧自缚4.觉醒的人正在觉醒,期许在众人皆醉的时代里,发出微弱的声音,这些声音径自融合,终将震聋发聩,惊醒世人!
评分怎么说呢?虽然是一个理科生,平时也喜欢看纪录片,生态系统,等等也比较熟悉了,看这本书还是会感觉很震撼。万物都有关联,一环扣一环,我们应该学会跟自然和谐相处。 看完本书后想想法布尔的昆虫记。就会觉得昆虫在这世界上的存在是多么的奇妙,哪怕是蚊子这种看起来有害的虫子,其实也是很多动物的食物,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强烈推荐,认真看一下。
评分以前確實沒想過這種問題,化學品(尤指殺蟲劑)對土壤乃至地下水、對昆蟲鳥類乃至人類,有多麼綿長的破壞力。健康的植物或動物群落的核心:“保持生物多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