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宋丽娜
出品人:
页数:27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58731
丛书系列:田野中国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华中乡土派”
  • 社会学与人类学
  • 华中村治学派
  • 宋丽娜
  • 关系
  • 人情!
  • 社會學
  • 熟人社会
  • 社会关系
  • 人际网络
  • 信任机制
  • 乡土中国
  • 社会结构
  • 人际关系
  • 社会资本
  • 传统社会
  • 社会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基础秩序研究的作品,人情是表达的载体,村庄社会结构是论证的视角,熟人社会是实践的场域。本书试图以农村社会的人情和人情秩序为例来探讨熟人社会的性质,所回应的问题是,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本书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建构并论证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人情进行社会机制分析,由此回应熟人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作者简介

宋丽娜,女,1983年生,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现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现已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l项。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综述/4
三 人情的社会机制分析/14
四 研究方法/23
第二章 熟人社会的组织与结构/38
一 血缘和地缘/40
二 自己人认同/47
三 熟人社会/51
四 小结/58
第三章 人情的构成之一:以人物关系为标准/59
一 主人/60
二 帮工/65
三 知客/70
四 仪式性人情的组织/81
五 小结/87
第四章 人情的构成之二:以事务关系为标准/89
一 村庄中的仪式/90
二 仪式的功能性/103
三 仪式的社会性/106
四 仪式的价值性/109
五 小结/118
第五章 人情往来的规则与机制/120
一 农民的人情往来/122
二 请帖与人情往来的参与规则/130
三 礼账与人情往来的平衡规则/135
四 家庭与人情往来的新陈代谢规则/140
五 小结/146
第六章 在熟人社会中为人处世/150
一 村庄语境中的为人处世/153
二 外来户与为人处世/164
三 村庄权威与为人处世/168
四 村庄边缘人与为人处世/173
五 小结/178
第七章 人情异化/180
一 人情的祛魅化/182
二 人情的功利化/190
三 人情的工具化/203
四 人情异化的社会基础/207
五 小结/215
第八章 结论/220
一 人情的性质及其区域差异/221
二 人情异化的逻辑及其变化趋势/229
三 人情秩序的建构/234
四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242
参考文献/250
附 录/263
后 记/27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通过人情及人情秩序来研究社会关系、探讨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外学者莫斯开启通过礼物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先河,马林诺夫斯基沿袭莫斯的理论模式对此进一步挖掘。布迪厄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提出创见性的论点:时间概念。国内通过礼物交换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首创者是阎...

评分

通过人情及人情秩序来研究社会关系、探讨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外学者莫斯开启通过礼物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先河,马林诺夫斯基沿袭莫斯的理论模式对此进一步挖掘。布迪厄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提出创见性的论点:时间概念。国内通过礼物交换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首创者是阎...

评分

通过人情及人情秩序来研究社会关系、探讨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外学者莫斯开启通过礼物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先河,马林诺夫斯基沿袭莫斯的理论模式对此进一步挖掘。布迪厄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提出创见性的论点:时间概念。国内通过礼物交换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首创者是阎...

评分

通过人情及人情秩序来研究社会关系、探讨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外学者莫斯开启通过礼物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先河,马林诺夫斯基沿袭莫斯的理论模式对此进一步挖掘。布迪厄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提出创见性的论点:时间概念。国内通过礼物交换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首创者是阎...

评分

通过人情及人情秩序来研究社会关系、探讨社会性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外学者莫斯开启通过礼物来研究社会结构的先河,马林诺夫斯基沿袭莫斯的理论模式对此进一步挖掘。布迪厄在礼物交换的研究中提出创见性的论点:时间概念。国内通过礼物交换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首创者是阎...

用户评价

评分

分析人情秩序,时刻关注村庄差异。前半部分最好,框架非常清晰明显,血缘-地缘-血地混合对应宗族性村庄、原子化村庄和小亲族村庄,不同类型的村庄有着不同的人情建构、维续逻辑,后半部分感慨人情异化,有些流于表面。

评分

由博士论文改编。讲农村社区的社区差异性所造成的关系差异,立意蛮有意思,但整体挖的不深

评分

很有现实性的选题。借鉴。

评分

人情的经典研究~

评分

人情的经典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