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隐居者可能看重温暖的衣服,总是被催逼着似的,用他能够找到的树叶、树皮或者兽皮来做衣服。然而,当许多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彼此竞争时,学会如何利用现存的可用资源变得愈发困难。
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用《组织的极限》分析了:人类为什么要以及怎么样来组织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此来克服对稀少资源的分配这个基本经济问题。
肯尼斯·阿罗(1921年8月23日—)美国经济学家。1972年因与约翰·希克斯共同深入的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而获诺贝经济学奖。时年51岁,是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被认为是二战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对许多经济学家都有影响。他的主要理论是社会选择理论,即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他的研究领域还包括内生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其重要著作有:《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组织的的极限》、《存货与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公共投资、利润率和最优财政政策》、《风险承担理论论文集》。
1937年,科斯发表了后来为他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解释了类似于企业的组织存在的理由。三十多年后,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阿罗在费尔思政府中心的讲座中,从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出发,探讨了组织存在和运作的方式,及其功能演变...
评分1937年,科斯发表了后来为他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解释了类似于企业的组织存在的理由。三十多年后,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阿罗在费尔思政府中心的讲座中,从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出发,探讨了组织存在和运作的方式,及其功能演变...
评分首先,翻译的乱七八糟,可读性很差。 其次,书名叫组织的极限,内容没看出和极限有什么关系,而且连内容介绍都没有。 不过作为大家的作品,一些亮点还是存在的,我个人浏览后觉得有收获的有以下几点: 1、一份雇佣合同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普通的商业合同,一个雇员出售自己的意愿...
评分1937年,科斯发表了后来为他赢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企业的本质》,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解释了类似于企业的组织存在的理由。三十多年后,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家阿罗在费尔思政府中心的讲座中,从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出发,探讨了组织存在和运作的方式,及其功能演变...
评分首先,翻译的乱七八糟,可读性很差。 其次,书名叫组织的极限,内容没看出和极限有什么关系,而且连内容介绍都没有。 不过作为大家的作品,一些亮点还是存在的,我个人浏览后觉得有收获的有以下几点: 1、一份雇佣合同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普通的商业合同,一个雇员出售自己的意愿...
翻译不行,组织的界限或者组织的有限差不多
评分信息成本视域下的有限理性。社会选择理论。
评分买了新版,再次阅读,受益良多。
评分翻译烂成这样也是想膜拜...
评分翻译烂成这样也是想膜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