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团队

天才团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凯斯·索耶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汤超颖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04133
丛书系列:湛庐文化·管理智慧
图书标签:
  • 管理
  • 团队
  • 创新
  • 组织
  • 创造力
  • 心理学
  • 设计
  • 管理系统
  • 团队协作
  • 领导力
  • 人才管理
  • 高效工作
  • 创新思维
  • 组织文化
  • 成功学
  • 个人成长
  • 职场技能
  • 商业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中介绍了最新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种谬论。在创新型公司里,除了令人敬仰的少数天才外,每个人都参与创造。创新研究者发现创新从来都不是由一个独立的个体所带来的。相反,创造力依托于社会,最重要的创造性的灵感来自于合作性团队。成功创新的公司有能力将来自诸多团队的合作性创意转化为某个产品。成功创新的公司与客户、供应商和重要的业务伙伴建立了强有力的密切联系。在创新型的组织,领导者必须致力于提高每个人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力必须加以交汇,带来组织整体的成功。

然而,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成功地从事创造。团队的心智可能具有历史延续与偏好渐进创新、害怕突破性创造的倾向。在《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中,作者提及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成功的、创新型团队的特点,以及哪类团队会简单地强化现有的秩序,更容易对创造力造成妨碍。例如,比之于大家开心、相处快乐的团队,有争议和异议的团队常常更富有创造力。如果团队中的成员过于关心一致性和团队中的和气,就很难有创造力。

对于所有的组织,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组织,创造力管理的难点在于平衡真正的创新所需的个体贡献与团队合作。我希望通过《天才团队:如何激发团队创造力》传达这方面的研究:如何平衡个体主义与团队合作,使组织的创新最大化。欢迎你也与我们一起面对这一激动人心的挑战。

作者简介

凯斯·索耶,华盛顿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副教授而且是研究创造力的全球专家之一。索耶副教授著作颇丰,已经著书9本,发表50多篇科学文章,并广为引用。他将科学专才与个人很强的创造力实践背景结合在一起。他的研究得到了N、福克斯新闻、《时代》杂志和其他媒体的报道。他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演讲者,为全球各地的企业、协会和大学做创造力和创新的报告。

汤超颖,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教授。讲授组织行为学、团队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和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任摩托罗拉公司外聘培训师14年。近年从事创新团队研究,致力于设计与开发创新团队诊断工具。

高鹏,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讲授创业管理课程。参与多项与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曾获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研究主题包括科研组织的团队与人才管理。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合作型团队
第1章 合作的威力
每个创意火花都来自某个个体吗?
第2章 即兴创新
成功的合作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呢?具创造力的想法源于何处?
第3章 团队心流
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条件推进团队创造力呢?什么样的环境会有利于团队创造力?
第4章 从群体思维到团队创造力
团队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如何确定一个团队是天才团队?
第二部分:合作型心智
第5章 灵感火花
创造性顿悟和团队创造之间令人吃惊的联系。
第6章 长期合作
日常合作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利用团队创造力将你的顿悟转化为有意义的创新呢?
第7章 交谈与心智
对话是如何促进团队创造的?
第三部分 合作型组织
第8章 即兴型组织
什么样的组织适于创新的产生呢?
第9章 合作型网络
跨公司的外部合作型网络有什么特征?如何挖掘合作网的潜力呢?
第10章 顾客合作型网络
eBay和Google Earth何以如此成功?
第11章 创建合作型经济
如何更好地促进合作网的发展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一半,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好书,里面很多概念都让我很受用。

评分

创新是不能被计划出来的,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创造条件促使它出现 创新型的团队是自我管理的,所以领导者的直接管理活动比传统领导少 心流是创造力的最重要因素,具备创造力的人经历心流体验时,洞察力最敏锐。当人们与他人合作时,最容易获得心流体验 创造力要以过去的经验和现有观念为基础。最重要的过去经验来自于充满合作的社会群体 创造力的核心是四个日常的心智过程:概念迁移、概念组合、概念精化、概念创新

评分

2010年4月借于南理工图书馆

评分

本想找到合作优于个人奋斗的一些理论和案例支持。其实得到的并不多。

评分

2010年4月借于南理工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