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看中医

现代人看中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曹军
出品人:
页数:289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5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7681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医
  • 现代人看中医
  • 健康
  • 医学
  • 很好的中医科普书
  • 医药
  • 开卷八分钟
  • 国学
  • 中医
  • 现代人
  • 健康养生
  • 传统医学
  • 中医基础
  • 日常保健
  • 调理方法
  • 体质辨识
  • 中医思维
  • 自我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录
上篇学术篇
第一章正本清源谈中医
第一节中医科学吗
中医基础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原教旨主义的危害
第二节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1.中西医的比较
2.人有两套生命系统
3.中、西医治未病的分别
4.中医的经络系统
(1)中医的经络系统与西医的解剖系统
(2)中医经络的证实
(3)中医的经络中有血吗?
第三节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两者都能治病
1.什么病该看西医,什么病该看中医
2.如何对待体检指标
3.中医治病的正规军和游击队
4.中医见森林,西医见树木
5.中医的”病证“与西医”病症“的区别
6.中医的虚证与实证
(1)中医的虚证
(2)中医的实证
7.中、西医是如何看待病症的/35
8.疾病与免疫系统/37
(1)自身免疫系统是救命的“医生”
(2)免疫系统的保养与刺激
(3)免疫系统等的失衡是功能性疾病的原因
9.人体经络与疾病/40
(1)经络的疾病与治疗
(2)贼风引来疾病
第二章人体全息系统
第一节全息学概论
1.生物全息学/47
2.人体全息学/49
3.人体全息学的演变过程/49
4.人体全息学的定义/55
5.细胞学是人体存在全息的证明/55
6.统计学使人体全息学变成科学/59
第二节人体全息反射学说
1.全息反射:全息+反射/60
2.反射是全息的信号传递/61
(1)反射的下行接收一一诊断
(2)反射的上行发射一一治疗
3.人体全息反射与自然疗法/65
第三节人有第三套生命系统一一全息系统
1.全息系统存在的理由/66
2.全息网与全息场/68
(1)全息网
(2)全息场
3.来自物理学对全息的解释
(1)生物电磁波及场效应
(2)基本粒子
(3)气是基本粒子也具备波的特性
(4)可感知的全息学气场
第四节特异功能(超人能量)存在吗
第五节总结——有待发展的全息医学
……
下篇实用篇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理性主义者”自居,还很强调“科学”。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篇,学术篇之后,精神世界开阔不少!中医,这门生命哲学,应该是咱们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扬!正如作者所言:古代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 大圣通医.作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中学教材应该...

评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理性主义者”自居,还很强调“科学”。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篇,学术篇之后,精神世界开阔不少!中医,这门生命哲学,应该是咱们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扬!正如作者所言:古代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 大圣通医.作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中学教材应该...

评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理性主义者”自居,还很强调“科学”。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篇,学术篇之后,精神世界开阔不少!中医,这门生命哲学,应该是咱们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扬!正如作者所言:古代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 大圣通医.作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中学教材应该...

评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理性主义者”自居,还很强调“科学”。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篇,学术篇之后,精神世界开阔不少!中医,这门生命哲学,应该是咱们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扬!正如作者所言:古代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 大圣通医.作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中学教材应该...

评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理性主义者”自居,还很强调“科学”。但是,当我看过这本书的第一篇,学术篇之后,精神世界开阔不少!中医,这门生命哲学,应该是咱们中国人需要传承和发扬!正如作者所言:古代好的宰相都懂中医,正所谓 大圣通医.作者认为,当今中国的中学教材应该...

用户评价

评分

与时俱进,而不是因循守旧,这点上就值得我们尊敬

评分

第一部分 重点对比中西医的差异,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分析:中医是以时间维度的变化分析,西医是物质空间形态的片段解析。 第二部分:再从全息论的角度来阐述中医的整体性、个性化,辩证施治的综合分析法。作者个人的实践临床经验较少,绝大部分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堆砌材料来假设论证,缺乏完整的科学实证方法。第三部分实用篇 趣谈中医的各种概念,中医中药方的诀窍,不仅在于方中的药名,而且在于每味药的剂量,以及各味药之间的比例。剂量可增减,比例不宜变。实用方面给的按摩、人体内科症状分析,应该参考意义不大。

评分

西醫治使人得病的病,中醫治得病的人.

评分

浅显易懂 超棒的教科书

评分

西醫治使人得病的病,中醫治得病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