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史导论

中国法史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源盛
出品人:
页数:5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56632
丛书系列:新民说
图书标签:
  • 法律史
  • 黄源盛
  • 中国法制史
  • 历史
  • 法律
  • 法律史与法律文化
  • 法学
  • 新民说
  • 中国法史
  • 法律史
  • 法学
  • 历史
  • 法典
  • 古代法律
  • 法理学
  • 法制演变
  • 法律文化
  • 司法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法史导论》是台湾著名法学家黄源盛教授任教政治大学、兼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期间的呕心之作。作者采取“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书写方式,有选择性地集中阐释了几个重要的核心课题。从规范的源流到法系的形成(溯源),总述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及下自先秦以迄 民国,以“历史时期”区分为经,从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到法律思想、法律意识乃至司法实践,以“问题导向”解析为纬,兼采“变”与“不变”的静态与动态书写方式,从时间、空间和事实三个向度呈现了中国法史演变的面貌。

法史教科书的经典之作,黄源盛第一本简体版著作,李贵连、许章润、李启成联袂推荐。

初学者得窥学术门径之过渡津梁,法史学者案头之必备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黄源盛,1955年生于台湾云林。台湾大学法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研究。政治大学法学院前特聘教授,现专任辅仁大学法律学系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先后兼职于台北大学、台湾大学、东吴大学等校,讲授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刑法。专长法史学、刑法学,著有《中国传统法制与思想》(1998,五南)、《民初法律变迁与裁判》(2000,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 47)、《法律继受与近代中国法》(2007,台湾政治大学法学丛书 55)、《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2009,元照)、《民初大理院与裁判》(2011,元照)以及《中国法史导论》(2013,犁斋社)等书,另有法史学相关学术论文多篇。近二十年,主要致力于“民初司法档案”与“晚清民国立法史料”的整编与研究,论著颇丰。

目录信息

1 导言:法史学的第一堂课
1.1 法史学的名称、性质及其定位
1.2 法史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中国法史的目的和方法
绪编 路漫修远,上下求索
2 规范的源流与法系的形成
2.1 人类社会规范的起源及其衍化
2.2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习惯与习惯法
2.3 历史中的罗马法系与中华法系
3 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3.1 天人感通的法理论基础
3.2 以刑为主的规范混同编纂体例
3.3 以家族伦理义务为本位的法律实质精神
3.4 司法与行政合中有分
3.5 法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上古篇 古典法文化的原型
4 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与法理思想
4.1 西周的封建体制与法理念
4.2 先秦诸子的法理论
4.3 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布的争议
4.4 中国体系化成文法典的始原
5 秦汉法制与两汉春秋折狱
5.1 《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律
5.2 汉初法制的规制与运作
5.3 《张家山汉墓竹简》与汉初法制
5.4 春秋折狱与儒家传统
中古篇 成文法典的成熟与因袭
6 唐律中的礼刑思想
6.1 唐律的前世今生
6.2 唐律立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6.3 唐律礼本刑用观的具体内容
6.4 唐律礼本刑用观评述
7 宋元时代的法律文化
7.1 宋代的立法与司法
7.2 宋朝法制的变与不变
7.3 宋朝的司法考试及案牍判语
7.4 元朝法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7.5 元代的刑制与司法机构
近世篇 中国法文化的盘整与转化
8 明清社会与法制的发展
8.1 明朝法律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8.2 明朝的司法制度
8.3 清朝的立法素描
8.4 清朝的司法制度
现代篇 西潮冲击与新旧法文化的交替
9 晚清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9.1 从固有法到继受法
9.2 法律西化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9.3 晚清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争议
9.4 晚清西法东渐中国法律的重大转折
9.5 晚清继受外国法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10 民国法制的继承与新创
10.1 民初北京政府时期的过渡性法制(1912-1928)
10.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的成形与实际(1928-1949)
10.3 民国法律文化的几点省思
11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帝制中国法文化纪事
附录二 晚清民初法制要事年表
附录三 关键词索引
附录四 黄源盛作品一览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今人治史,总有不易之处。一是前人之述似已完备,是重复,还是另辟蹊径似乎要伤一番脑筋;二来我们该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谈论历史,是旁观者,还是预言家? 《中国法史导论》是一本谈论“法制史”的专著。作者黄源盛是辅仁大学法律学系教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  

评分

黄源盛教授是台湾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史导论》是他任教政治大学、兼职“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期间的呕心之作。该书积著者三十年中国法史教学与研究经验,贯通古今,达观中外,以深厚丰富之学养,温情细腻之笔触,论析数千年中国法史长河中诸多重大关键问题,轻其所轻,重其所...  

评分

作者全史在胸,于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寻绎法制传统,而于梳理法制中抉发法意。义理阐释和规范解析并举,行文质朴;案例引证与立法理据共存,叙述流畅。谋篇布局,化繁杂于简约,娓娓道来,一脉流连;揽名责实,于法制深层阐明德性资源,用心拳拳,同条共贯。揣其用心,不仅在于讲...  

评分

黄教授是台湾研究法律史的大家,看他的书,和国内学者写的还是不一样。多了许多求真的元素,少了不少意识形态的东西,让我们更多地看到法律本身的知识和见识。 我一直觉得,法律不仅仅是法律专业人士的事,法律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更...  

评分

黄源盛教授是台湾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史导论》是他任教政治大学、兼职“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期间的呕心之作。该书积著者三十年中国法史教学与研究经验,贯通古今,达观中外,以深厚丰富之学养,温情细腻之笔触,论析数千年中国法史长河中诸多重大关键问题,轻其所轻,重其所...  

用户评价

评分

以中国历史为本位,将制度、思想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系统梳理出的中国“法史”,并旁及中华法系的海外影响以及与罗马法系的对比。简明扼要而又材料充沛,非常适合作为该领域的入门导引,正好了解中国社会史的法律背景。“现代篇”对理解中国社会变迁尤为重要。可惜49年以后大陆法律的情形没有梳理。

评分

沈家本那段写的不错,其他中规中矩。

评分

理论性很强,深受欧陆法系法理学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以作者单篇论文为基础的专题式写作,还是缺乏一个“通”字。法制史应该有更优秀的独著教材。

评分

理论性很强,深受欧陆法系法理学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以作者单篇论文为基础的专题式写作,还是缺乏一个“通”字。法制史应该有更优秀的独著教材。

评分

还是读单篇论文过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