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

法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德]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出品人:
页数:329
译者:王朴
出版时间:2013-7-1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850874
丛书系列:博观译丛
图书标签:
  • 法哲学
  • 法学
  • 拉德布鲁赫
  • 法理学
  • 法律
  • 西方法哲学:范畴、路径、思潮
  • 法学·法教义学
  • 德国
  • 法哲学
  • 法律
  • 哲学
  • 权利
  • 正义
  • 自由
  • 法治
  • 法律思想
  • 法理学
  • 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1878—1949)是德国伟大的法律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民主主义者。本书于1932年出版,被誉为“最后的古典法哲学”。本书由“总论”和“个论”两个基本部分构成。“总论”所要解决的是法的价值理念问题,也就是法的本体论。“个论”通过研究“总论”所强调过的基本观点所指向的对象,以实证的方式检验法的本体论的现实有效性和正确性。而贯彻其中的是相对主义的方法论立场。本书在法学界影响极大,是法律人必读的经典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拉德布鲁赫(1878—1949),德国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法哲学家和刑法学家之一。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曾两度出任魏玛共和国司法部长,又长期遭到纳粹政权的排挤和压迫。他的法哲学源于新康德主义哲学,是新康德主义海德堡学派在法哲学方面的代表人物。但又很难说他是一个纯粹的法律实证主义者,这可以从他的法律概念、法律理念和法律有效性学说中得到反映,至于其中的具体理路关系,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就会找到答案。

译者简介

王朴,男,1977年生于陕西宝鸡。199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赴德留学,2002年于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获硕士学位,其后继续攻读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和国家哲学。

目录信息

《法哲学》中译本序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中文译本导论
编者前言二
编者前言一
前言
第一章现实和价值
第二章法哲学作为法律价值的思考
第三章法哲学的方向
第四章法律的概念
第五章法律和道德
第六章法律和习俗
第七章法律的目的
第八章法哲学的党派学说
第九章法律理念的二律背反
第十章法律的有效性
第十一章法律的历史哲学
第十二章法律的宗教哲学
第十三章法律之人的心理学
第十四章法律的美学
第十五章法律科学的逻辑学
第十六章私法和公法
第十七章人
第十八章所有权
第十九章契约
第二十章婚姻
第二十一章继承法
第二十二章刑法
第二十三章死刑
第二十四章赦免
第二十五章程序
第二十六章法治国家
第二十七章教会法
第二十八章国际法
第二十九章战争
附录一《法哲学》后记草稿
附录二五分钟法哲学
附录三法律的不公正和超越法律的公正
编辑备注拉德布鲁赫《法哲学》不同版本的页码对照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导论
文献选辑
德中文缩略语对照表(Abkurzungen)
人名对照表
术语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拉德布鲁赫的思想,将法律从实然状态带回到应然。这样的一种归宿,正是现在的中国所缺少的。在“j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的口号下轰轰烈烈制定出来的法律,能够搬上法庭作为诉讼依托的却寥寥无几。法之难行,可见一斑。实证化的影响,成文法的崇拜,在目前的中国,若不能说严重,也...  

评分

一、拉德布鲁赫生平与著作 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年11月21日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Lübeck)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于1884年进入布塞纽斯博士文科中学(das Progymnasium von Dr. Bussenius)预科班上学。1892-1898年从预科班四年级转入“卡塔琳娜”文科中...

评分

拉德布鲁赫的思想,将法律从实然状态带回到应然。这样的一种归宿,正是现在的中国所缺少的。在“j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的口号下轰轰烈烈制定出来的法律,能够搬上法庭作为诉讼依托的却寥寥无几。法之难行,可见一斑。实证化的影响,成文法的崇拜,在目前的中国,若不能说严重,也...  

评分

一、拉德布鲁赫生平与著作 斯塔夫·拉德布鲁赫(Gustav Radbruch)1878年11月21日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Lübeck)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于1884年进入布塞纽斯博士文科中学(das Progymnasium von Dr. Bussenius)预科班上学。1892-1898年从预科班四年级转入“卡塔琳娜”文科中...

评分

拉德布鲁赫的思想,将法律从实然状态带回到应然。这样的一种归宿,正是现在的中国所缺少的。在“j建立完备法律体系”的口号下轰轰烈烈制定出来的法律,能够搬上法庭作为诉讼依托的却寥寥无几。法之难行,可见一斑。实证化的影响,成文法的崇拜,在目前的中国,若不能说严重,也...  

用户评价

评分

拉德布鲁赫的学说也算是我刑法的启蒙(源于祖书爷的刑法案例分析课所讲授涵摄法,继而讲了法律的不法与超越法律的法)很高兴这本书包含了拉德布鲁赫的两篇重要的文章。新康德主义思想对今天的刑事立法依旧作用非常

评分

重点在四、七、九、十章对法律三元的相对主义推导及二律背反理论;第三章站在新康德主义立场上,围绕实然与应然的统合分离,重新梳理黑格尔到施塔姆勒的法哲学,比之同时期乃至之后的其他法律思想史论述来说,更有“我注六经”的味道;附录三”法律的不公正与超越的法律公正“一文,是拉德布鲁赫后期思想转向的切入点(也就国内言必称的“拉德布鲁赫公式”)。

评分

“五分钟法哲学”是个反转:实证主义学说使得民族失去抵抗能力,归结为:它是把法律和强制力等同起来:哪里有强制力,哪里就有法律;法者,于民众有益植物也;法是追求正义的意愿。而正义就是:无论是谁,一视同仁;人类的不完善性使法所有的三个价值:公共利益、法的安定性和正义,在法律中不是总能和谐统一,所以只能权衡,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有可能存在具有如此程度的非正义性和公共危害性的法律,以至于我们必须否定它的有效性和法的特性;具有更高效力的法:自然法或理性法。

评分

重点在四、七、九、十章对法律三元的相对主义推导及二律背反理论;第三章站在新康德主义立场上,围绕实然与应然的统合分离,重新梳理黑格尔到施塔姆勒的法哲学,比之同时期乃至之后的其他法律思想史论述来说,更有“我注六经”的味道;附录三”法律的不公正与超越的法律公正“一文,是拉德布鲁赫后期思想转向的切入点(也就国内言必称的“拉德布鲁赫公式”)。

评分

本科读过,今天翻了下核心章节。也许是国内为形式法治辩护的最大理论资源。新康德主义二元论的法学展开,细致、周密,但关键环节上缺乏说服力:从相对主义跳到法的安定性的首要地位太过轻易。二战后否定遵守恶法义务的价值权衡方法依然是新康德主义的非理性抉择,这比机械的价值排序更合乎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