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袁淩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7-1
價格:3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872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袁淩
  • 死亡
  • 社會觀察
  • 隨筆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文學
  • 理想國
  • 中國文學
  • 懸疑
  • 死亡
  • 重生
  • 心理
  • 推理
  • 驚悚
  • 命運
  • 輪迴
  • 人性
  • 救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以記錄死亡為主題,作者從對生命關注齣發,忠實平等地紀念瞭人生中親曆的九十九次死亡,為人、動物或植物留下遺言。從幼年記憶中第一次開石闆受傷的“紅死”,到飢荒中餓死的年輕人;從遇難的礦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槍斃的犯人;從生命最後時刻的作傢路遙,到重慶紅衛兵墓;從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麵臨滅絕的熊……全書以簡潔忠實的語言,盡量真切地傳達麵對死亡的直接體驗,努力使這一陌生的經驗能夠容納和安放人性,體現在世的艱辛與慰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止是九十九位逝者的死亡記錄,還是還原瞭他們的生活場景和生存狀態的一部當代中國社會史。

著者簡介

袁淩,1973年生於陝西。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1999年復旦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畢業。齣版詩集《石頭憑什麼呼吸》。有《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讓沉默之物發聲》等作品二百餘萬字。

長期在財經、鳳凰周刊、新京報等媒體任職,現任《博客天下》資深主筆。曾發錶《北京SARS後患者骨壞死調查》《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華》等有影響的調查和特稿報道。關於高華的特稿獲騰訊網2012年度特稿奬勵暨南方傳媒研究年度緻敬。2013年4月發錶反映女子勞教所生態的特稿引起國內外重大反響,獲得騰訊網2013年度特稿奬勵暨南方傳媒研究年度緻敬。在網易真話頻道、百度百傢、共識網等媒體發錶係列非虛構作品,代錶作有《無傢可歸的娜拉》《不便與不能——重談布羅茨基與哈維爾的睏惑》《掌聲獻給齊奧塞斯庫》等。

此外,曾在《小說界》《作傢》《天涯》《中國作傢》《書屋》《新世紀》等發錶小說、詩歌、散文、思想隨筆數十萬字。

圖書目錄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序:請留下遺言

紅死
敵敵畏和肺
何乾爺
打核桃的年輕人
傢婆的喪鼓
馬桑莓
不善於死的熊
煤炭的耳朵
私娃子
姨爹床上的鬼
發瘋的狗
觀音土和叫花碗
三個舅舅
牛尾巴炸藥包
司命皮
婆婆和拐子樹
“羊人”
草地上解剖的姑娘
殉情
安爺爺

大姨和姨爹
王醫生
蓮花潭的七個小夥子
反革命
糞池嬰兒
藤椅裏的男人

老王老師
神秘的黃玫瑰
病人的魂
車禍
劇團街的瘋
跳樓的書記員
被槍斃的小偷
自殺的嫖客
公路上的腦漿
新房對門的上吊者
預感
火災中的妻子
失蹤者

棚屋裏的幼女
迴鄉的骨灰
水邊的王德江
幺姑父齣走
兩個同學
工程師
母親迴門
燈颱樹枯死
大學生
教授遇害
路遙
雨夜凶殺案
齣租車上的女鬼
硝洞子
山洪中的少女
修車的人
外婆掐死的孩子
“共産黨員”
山口的墳
彈匠的命

糞池裏的普法青年
三峽好人
和尚墳
竈屋的“死”氣
霸占
鳳凰尖
外婆嘴裏的橘子
公路塌方
“地質隊”
豆腐客

鬍河清之死
傅雷
林昭
晏紅
女媧山女教師


樊姐的墳
“工程師”
謀殺
一隻腦子的死亡

斑點 青苔 報紙
校花失蹤
賣報者和保安
羊的哭聲
狼狗追殺的村民
9•11

野店被殺的父子
南濱路死去的大樹
紅衛兵陵
大橋洞裏燒死的叫化
大路下的骨頭
隱身的長輩
生魂掐雞子
賣酒人
南非死去的少女
三舅娘的年
【詩】

水潭


邊界
沒有人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书的序言一开头就提到了“杀人游戏”——对,就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时常玩的游戏。作为70后的作者袁凌,在初次玩这游戏时便对其中一条规则有了兴趣。即在天黑闭眼有人被杀后,只有最初两个“死者”可以留遗言,其他人则陷入一轮又一轮辨别遗言真假的游戏中。而之后再有人“死”...  

評分

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没有什么跌宕传奇,甚至有些都不知道名字,但是却了解了他的死亡,那些避无可避逃无处逃的命运,就像一双手,把人推向某个既定的地方。 人生的两头,孩子和老人,生命的初始和生命的完结,似乎孩子离死亡最远,可是却他的脆弱有让他无限接...  

評分

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没有什么跌宕传奇,甚至有些都不知道名字,但是却了解了他的死亡,那些避无可避逃无处逃的命运,就像一双手,把人推向某个既定的地方。 人生的两头,孩子和老人,生命的初始和生命的完结,似乎孩子离死亡最远,可是却他的脆弱有让他无限接...  

評分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更像是一本个人的死亡回忆录,在这本书里可以简单地窥见袁凌的小半生。 无疑这小半生一点也不愉快。阅读的过程中非常难受,因为你根本不敢喜欢上书里描述的任何一个人。袁凌对哪个人多用了一些笔墨去描述,那些字句就会变成悬在人物头顶上的一把收割生命的...  

評分

“人通常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明白有一些事情会发生,但是他总是自信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来看,没有一点有为死亡做准备的苗头。可是,我们最终都会死去。 袁凌的身边有过许多人,他们都死去了,对我...  

用戶評價

评分

不是一本好讀的書,既因為主題本身(雖然作者一直有意、甚至是刻意錶現得輕描淡寫),也因為糅雜著大量方言的文體。有些故事留在瞭腦子裏,有些在翻過一頁後就忘瞭。這大概就如同普通人的死亡本身:你不會記住,因為你不知道,或者知道瞭也與你無關。但記錄死亡這件事,總該有人做。袁淩就做瞭這麼一件事。

评分

從個人講,記錄村人的死亡,本身有文獻價值,但從讀者角度,文學性不夠,讀起來乏味。

评分

作者不是獵奇,而是在寫這殘酷的人生

评分

對古往今來最普通的存在進行白描而已。有點討厭那種要求彆人反思、正視之類的話語,你若是野草、螻蟻,正視瞭又有什麼用;至於那些鐵蹄、刀俎,你以為他們真的不知道?不如說是不在乎。

评分

非虛構最後漸漸成為瞭一種夢魘,你止不住想去確認,去尋找蛛絲馬跡,而忘記瞭沉重的肉身對於現實也是一種損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