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袁凌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7-1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8723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袁凌
  • 死亡
  • 社会观察
  • 随笔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学
  • 理想国
  • 中国文学
  • 悬疑
  • 死亡
  • 重生
  • 心理
  • 推理
  • 惊悚
  • 命运
  • 轮回
  • 人性
  • 救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以记录死亡为主题,作者从对生命关注出发,忠实平等地纪念了人生中亲历的九十九次死亡,为人、动物或植物留下遗言。从幼年记忆中第一次开石板受伤的“红死”,到饥荒中饿死的年轻人;从遇难的矿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枪毙的犯人;从生命最后时刻的作家路遥,到重庆红卫兵墓;从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面临灭绝的熊……全书以简洁忠实的语言,尽量真切地传达面对死亡的直接体验,努力使这一陌生的经验能够容纳和安放人性,体现在世的艰辛与慰籍。《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止是九十九位逝者的死亡记录,还是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的一部当代中国社会史。

作者简介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有《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让沉默之物发声》等作品二百余万字。

长期在财经、凤凰周刊、新京报等媒体任职,现任《博客天下》资深主笔。曾发表《北京SARS后患者骨坏死调查》《血煤上的青苔》《守夜人高华》等有影响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关于高华的特稿获腾讯网2012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2013年4月发表反映女子劳教所生态的特稿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获得腾讯网2013年度特稿奖励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在网易真话频道、百度百家、共识网等媒体发表系列非虚构作品,代表作有《无家可归的娜拉》《不便与不能——重谈布罗茨基与哈维尔的困惑》《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等。

此外,曾在《小说界》《作家》《天涯》《中国作家》《书屋》《新世纪》等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思想随笔数十万字。

目录信息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序:请留下遗言

红死
敌敌畏和肺
何干爷
打核桃的年轻人
家婆的丧鼓
马桑莓
不善于死的熊
煤炭的耳朵
私娃子
姨爹床上的鬼
发疯的狗
观音土和叫花碗
三个舅舅
牛尾巴炸药包
司命皮
婆婆和拐子树
“羊人”
草地上解剖的姑娘
殉情
安爷爷

大姨和姨爹
王医生
莲花潭的七个小伙子
反革命
粪池婴儿
藤椅里的男人

老王老师
神秘的黄玫瑰
病人的魂
车祸
剧团街的疯
跳楼的书记员
被枪毙的小偷
自杀的嫖客
公路上的脑浆
新房对门的上吊者
预感
火灾中的妻子
失踪者

棚屋里的幼女
回乡的骨灰
水边的王德江
幺姑父出走
两个同学
工程师
母亲回门
灯台树枯死
大学生
教授遇害
路遥
雨夜凶杀案
出租车上的女鬼
硝洞子
山洪中的少女
修车的人
外婆掐死的孩子
“共产党员”
山口的坟
弹匠的命

粪池里的普法青年
三峡好人
和尚坟
灶屋的“死”气
霸占
凤凰尖
外婆嘴里的橘子
公路塌方
“地质队”
豆腐客

胡河清之死
傅雷
林昭
晏红
女娲山女教师


樊姐的坟
“工程师”
谋杀
一只脑子的死亡

斑点 青苔 报纸
校花失踪
卖报者和保安
羊的哭声
狼狗追杀的村民
9•11

野店被杀的父子
南滨路死去的大树
红卫兵陵
大桥洞里烧死的叫化
大路下的骨头
隐身的长辈
生魂掐鸡子
卖酒人
南非死去的少女
三舅娘的年
【诗】

水潭


边界
没有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袁凌的这本书,我看了约过了一年了,它记叙了他的家人,乡邻在生活中的隐忍、挣扎与消失。 书就如书中的主人公们一样,朴实,真实。 全书的创作最成功处在于,我完全相信内容的真实性,那书中的每个生命似乎就是我知或不知的乡邻。每个故事都不是简单的现实中各类矛盾元素的写...  

评分

此书的序言一开头就提到了“杀人游戏”——对,就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时常玩的游戏。作为70后的作者袁凌,在初次玩这游戏时便对其中一条规则有了兴趣。即在天黑闭眼有人被杀后,只有最初两个“死者”可以留遗言,其他人则陷入一轮又一轮辨别遗言真假的游戏中。而之后再有人“死”...  

评分

猫有九条命,可以死九次。常人只有一条命,稍有不慎,一命呜呼。可是有个人,他至少有一百条命,死了九十九次之后,还不咽气,愣是坚持着写出了一本《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此人名叫袁凌。 和所有文学家的“非虚构”(non-fiction)作品一样,这部纪实类文学作品(集)...  

评分

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没有什么跌宕传奇,甚至有些都不知道名字,但是却了解了他的死亡,那些避无可避逃无处逃的命运,就像一双手,把人推向某个既定的地方。 人生的两头,孩子和老人,生命的初始和生命的完结,似乎孩子离死亡最远,可是却他的脆弱有让他无限接...  

评分

此书的序言一开头就提到了“杀人游戏”——对,就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时常玩的游戏。作为70后的作者袁凌,在初次玩这游戏时便对其中一条规则有了兴趣。即在天黑闭眼有人被杀后,只有最初两个“死者”可以留遗言,其他人则陷入一轮又一轮辨别遗言真假的游戏中。而之后再有人“死”...  

用户评价

评分

聊着聊着,采访对象就哭了,眼泪就轻轻地从眼角滑下来。她在倾诉与她有关的死亡,与这个社会有关的庞杂的死亡现象,是我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

评分

致郁系列

评分

给你,故事,讲个吧!从前,山,有座。讲完了。

评分

作者以平实凝练的语言,忠实记录了自己人生中亲历的九十九次死亡。透过这些死亡,个动荡、悖谬、荒诞的大时代演变背景清晰可见。而给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动物、植物的死亡做传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的体现。

评分

感觉序言是整本书最好的一部分。 收获过的稻田内,稻束就地化为火粪堆,焚烧后成为肥料。从田中长出,在田中埋葬,孕育一次次的收成,生与死是同一件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