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绘画

行动中的绘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作者:[美] 巫鸿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423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23854
丛书系列:文景·巫鸿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刘小东
  • 巫鸿
  • 绘画
  • 艺术史
  • 随笔
  • 艺术笔记
  • 美术
  • 行动绘画
  • 现代艺术
  • 抽象表现
  • 创作过程
  • 艺术实践
  • 绘画技法
  • 动态艺术
  • 艺术实验
  • 视觉表达
  • 艺术家日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提起画笔,我在想些什么?艺术史家巫鸿剖析“行动绘画”,刘小东十七年笔记文本首次完全收录

将行动注入绘画,是刘小东十年来艺术创作的逻辑原点。

2004年以来,刘小东奔赴世界各地,从三峡到和田,从耶路撒冷到伯利恒,他把绘画变成由创意、现场实施、展览流通组成的全过程。形影不离的笔记本突然间充满了文字,刘小东关注移民群体与民工群体,关注海峡两岸各九位大兵,关注地震后的灾区,关注不同信仰人群的共性,关注东北老工业区平民的生存状态与远游客回归故乡的本真。现场具有戏剧性的魔力,讲述出小说家无法编织出的现实,在笔记中留下刘小东生命的痕迹,也记录下画家对绘画对象生命力的欣喜。

本书包含艺术史家巫鸿对刘小东艺术道路的全景综述,访谈“睁大眼睛看现实”,并首次系统整理刘小东1998—2014年间17本笔记本的全部文字内容,反映出艺术家观察世界和艺术创作方法的持续性变化,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与历史原境。全书包含图版150余幅,其中作品近60幅。

作者简介

巫鸿,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著有《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荣荣的东村: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等。

刘小东,中国著名画家,中 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油画界的领军人物。虽然被冠以“新生代”“新现实主义”等标签,但刘小东的绘画将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紧密衔接,始终体现出鲜明的个人特色。作为国际艺坛焦点,他关注生命的活力、行动的瞬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在“十八罗汉”“金城小子”“刘小东在和田”“刘小东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等实地创作项目中,以敏锐的画作、文字和影像观察着世界。

目录信息

导论 刘小东的艺术道路
睁大眼睛看现实——刘小东访谈
刘小东笔记
26号笔记本(西班牙笔记,1998—1999)
29号笔记本(《抓鸡》《三峡大移民》《男男女女》《樱花树下》 《吃完了再说》,2003—2008)
30号笔记本(《十八罗汉》《温床一》《多米诺》,2004—2006)
31号笔记本(《人造海浪》《琪琪》《青藏铁路》,2007)
32号笔记本(《吃完了再说》,2008)
33号笔记本(《何处搜山图》《易马图》《上火》,2008)
34号笔记本(古巴十年后记,2009)
35号笔记本(赴韩国写生,《一半穆斯林一半基督徒》,2008—2009)
36号笔记本(《童男童女》,2010)
37号笔记本(《金城小子》,2010)
38号笔记本(金城故事,2011)
39号笔记本(刘小东在Eisenerz,2012)
40号笔记本(刘小东在和田,2012)
41号笔记本(这些天很高兴,2012)
42号笔记本(刘小东在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间,2013)
43号笔记本(半条街,2013)
44号笔记本(记忆树,201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晚上看完这本书,书中的绘画笔记零散,杂乱,但不时有思考的闪光点,无意识的记录,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喜欢这种真实,不局限与形式的创作过程的记录,其实对画家有意义的是创作过程,但我们局外人仅靠欣赏作品,也是浮于表面,而阅读画家的创作笔记,仿佛触摸到了创...  

评分

本以为会读到的是艺术行动主义:他对各个群体的关注,让他将绘画作为一种行动的媒介,在对每一个地方进行人类学式的体察与认知后,通过画画的过程与不同的地点和人物发生互动,呈现自己的思考,或是积极介入那个环境,发生些什么。(发生些什么?这个想法不是有些自以为是吗?...

评分

本以为会读到的是艺术行动主义:他对各个群体的关注,让他将绘画作为一种行动的媒介,在对每一个地方进行人类学式的体察与认知后,通过画画的过程与不同的地点和人物发生互动,呈现自己的思考,或是积极介入那个环境,发生些什么。(发生些什么?这个想法不是有些自以为是吗?...

评分

本以为会读到的是艺术行动主义:他对各个群体的关注,让他将绘画作为一种行动的媒介,在对每一个地方进行人类学式的体察与认知后,通过画画的过程与不同的地点和人物发生互动,呈现自己的思考,或是积极介入那个环境,发生些什么。(发生些什么?这个想法不是有些自以为是吗?...

评分

一晚上看完这本书,书中的绘画笔记零散,杂乱,但不时有思考的闪光点,无意识的记录,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喜欢这种真实,不局限与形式的创作过程的记录,其实对画家有意义的是创作过程,但我们局外人仅靠欣赏作品,也是浮于表面,而阅读画家的创作笔记,仿佛触摸到了创...  

用户评价

评分

巫鸿老师著录当代艺术家的方法和黄专老师主持编撰的丛书是一致的,也许是因为艺术家个人气质的不同,巫鸿做的访谈比黄专做的访谈有意思得多。在材料方面,虽说收录的是笔记,更像是日记,记录了刘小东创作时所想所看所苦闷的东西,而黄专的那套几乎全是艺术笔记。另外确实是按照原貌,笔记本中的内容并不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的。刘小东实在,不装,文字简短。只是好奇这本书已出,《一公分》还有什么新内容呢?待我翻翻再说。

评分

没看日记,小东的脸和画是真好看。

评分

画家直接一手的资料总比艺术评论家的来的好。日记可以看出刘小东对平常事物的兴趣和观察,知道他每次画前也心情沉郁不知道结果怎么样,知道每次异地写生都会碰到可预见、不可预见的各种问题。使我现在创作的迷茫感减轻了些。

评分

真正的藝術家。活生生的人。筆記太好看,墮淚。也罵得痛快。太美太美了。全是藝術而不全是藝術,又全被藝術淹沒。

评分

不错,但《荣荣的东村》更让我动容。谁让刘小东没有漂亮妹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