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徐志斌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7-1
价格:49.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22974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互联网思维
  • 社交红利
  • 营销
  • 社会化营销
  • 商业
  • 微信
  • 徐志斌
  • 社交红利
  • 个人成长
  • 人际关系
  • 沟通技巧
  • 职场发展
  • 自我提升
  • 情绪管理
  • 网络社交
  • 影响力
  • 社会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面对社交红利,人们期望它们是持续向上的,而非暴涨之后迅速暴跌。这时,我们从中至少看到了两种驱动力量:分享力和扩散力。

分享力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有多大意愿分享、发布一条信息到自己所在的社交网络中去。

扩散力是指一条信息进入社交网络,进入该用户朋友圈子后,自然产生的转发、评论等扩散行为的能力。

顺着分享力路径能够发现,所谓应用社交化,并不是指一定要添加各种社交功能或变成一个大帐号,而是在社交网络中更好地为用户展开服务,由此推动用户在各个社交网络中讨论自己。

当信息实现流动和扩散后,则是人们都追求的订单转化、注册转化、下载转化等,可以将之称为“转化力”。

因此,检验产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用户愿不愿意谈论自己。

社交网络既可以作为用户源泉(红利的来源),也可以作为检验自己产品的试金石。理解它们,是一窥大型社交网络运作规律的门径所在。所有社交红利也来自对它们的观察与组合运用,由此可提炼出一个简明公式:

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

【编辑推荐】

1、新增数十案例、两大经典模型,以及企业如何建立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分享体系。增添6万余字,修订幅度达50%以上;

2、砍掉阅读门槛,更适合普通大众当工具书用。附赠四色全彩阅读地图。

3、腾讯资深资深员工首度系统对外分享微信、微博内幕,腾讯内部社交网络教材。众多互联网公司、从业者自发团购争相学习,人手一本的社会化营销入门书、工具书;

4、包括李开复、雷军、马蔚华、张志东在内的18位重量级CEO首次联合推荐,300+互联网高管参与试读。

作者简介

徐志斌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资深员工,专注互联网与创业领域。

2007年正式加入腾讯,2010年进入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任职至今。

从业13年,有9年分别在eNet硅谷动力、新浪网、腾讯网等从事编辑、记者工作。

目录信息

目录
推荐序1 社交网络带来创新变革的机会 / 马蔚华 001
推荐序2 在云端之上 / 张亚勤 005
推荐序3 社群与商业进步 / 杜家滨 009
推荐序4 社交网络、开放,及新机会 / 邢宏宇 013
前  言 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 015
第一章 社交红利时代开启 / 001
开发者从腾讯开放平台获得的分成收入,仅仅两年时间由0变成了30亿,新市场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快速扩张。每天,海量用户、流量乃至收入从各大社交网络流动到合作伙伴中去。庞大的收益开始源源不断地为创业者所有,一个诱人的红利时代已经开启。
信任背书 / 005
一切都关乎信任。在社交网络中,对某个帐号的信任,会促成用户迅速做出点击链接、购买商品、下载应用、讨论某件事情等决策。
媒介重组与权力再分配 / 015
人们更加信赖来自朋友的声音,官方媒体的报道不再是唯一选择。就在如潮的互动中,媒介权力由媒体悄然还给每一位用户。
分享力 / 023
检验产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用户愿不愿意谈论自己。一个核心的获利公式:社交红利=信息×关系链×互动。
第二章 信息的重量 / 037
信息在社交网络中是个性化且独立的入口,通过它们,用户从熟悉的社交网络中汇聚而来。作为获利公式的第一环,信息的高质量变得无比重要。
充沛流动的情感与自娱情结 / 041
在社交网络中,充沛流动的是信息,更是情绪和情感。自娱现象的爆发推动了它们更快速地流动。
信息的四种作用 / 055
每条信息只能帮你解决一个问题,要想传播品牌就不要幻想还能同时多卖商品。
信息的承载 / 063
信息若水,能承载不同的企业诉求。随着信任的不断建立,所能承载的诉求也会越来越大。
回流的差异与优化 / 069
不同信息文案的撰写带来不同的点击回流与下载,优化这些基础信息能够解决很多困扰。
超越140个字:信息的进化 / 078
丰富的信息类型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一条用户发出的信息可以变成一款游戏、一项服务或是电子商务本身。
马桶游戏与轻量应用 / 084
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简单化。合作伙伴是不是可以伴随着信息,让自己碎裂成一个个小碎片进入社交网络?每条信息都变成应用与服务的入口。
第三章 关系链壁垒 / 093
用户们的好友是谁和创业者毫不相关,却像是一道无形的保护墙,牢牢地保护着创业者、创新应用在微博微信中的利益,将竞争对手驱赶了出去。
你的好友即整个世界 / 097
好友及好友们所分享的信息,构成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整个世界,除此以外的信息和事件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大号崛起:如何聚拢更多新用户 / 109
从内容大帐号成长的轨迹中,企业能学到如何聚拢起自己的目标用户群,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投放广告。
每个帐号背后有力量 / 119
利用现有的社交网络帐号体系,能大幅降低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有朋友相伴,便于用户留在应用和网站中。
不要用水军 / 129
使用水军除了给老板汇报的数字“好看”外,还会在社交网络中激起巨大的负面作用。
细微分享汇聚出的庞大收益 / 135
每一条用户分享出来的信息,都微不足道,易被忽略,它们是如何汇聚迸发出庞大流量洪流的?
让每个细微动作都产生收益 / 145
细小的赞、顶、喜欢等动作里,也藏着巨大的动能,可以变成用户再创造、再分享、再互动、再扩散的开始,也是让用户谈论自己的又一大推动力。
第四章 流动的魅力 /157
每一次评论和转发都构成一个个细微却又重要的激励,促使信息在不同人群、不同产品乃至线上线下充沛流动,不断放大着人们所能收获的红利。如果社交红利有多个组成部分的话,互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
互动激励 / 161
在社交网络中,互动(转发/评论)不仅仅是一种即时的、积极的正向激励,还推动着创新应用源源不断地从大型平台中获取海量补贴。
互动与放大效应 / 170
互动就像放大镜,放大着分享带来的收益,还能延长信息的生命周期,令收益长尾连绵不绝。
获利冲动:活动运营的六大法则 / 176
在社交网络中,如何让活动更有成效?借鉴六个经典法则,也有一些陷阱需要回避。
周末运营与被窝娱乐 / 188
微博微信正在释放越来越多的机会窗口、运营窗口,深夜无聊的“被窝娱乐”诉求,与周末有待满足的需求,都在等待着企业布局、提供服务。
互动红利:最佳样本广点通系统 / 197
所有第三方服务都在努力协助企业更便利地使用社交网络,广点通也不例外。在这套系统中,互动是收获社交红利的最好突破口。
两大经典工具模型 / 203
不同的效应和现象,会组合出至少两个强大而又简单的模型工具,可以令创业者以最快速度撬动整个微博、微信、QQ空间。
第五章 开放与新红利 /213
社交网络的积极开放提供了许多弯道超车的机会。不管是将自己融入还是重新开发新应用,都足够令创业团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为什么我没效果:企业的社交困境 / 217
尽管微博微信很热,但如何运用好社交网络仍是一个高难度、掌握在小部分精英企业手中的事情。
进击的小应用 / 223
一旦方向找对,这些小应用会直接爆发,由小变大,成为迅猛崛起的明星类应用。
垂直的机会 / 229
将散落在庞大社交网络用户间的细微需求、兴趣汇聚起来,以提供平台无法提供的更好服务,这是一种双赢。
大数据与社交 / 238
不管是微博还是QQ空间、微信,都累积了海量真实的数据,仅将这些数据与现有服务、应用结合起来的想象空间都足够令人激动。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中关于未来演进的21个
猜想 / 243
社交网络的生活化趋势不可阻挡,“附近的人”这些细微的功能推动着一公里内的陌生人会成为核心,“附近的事”则可能推动“最近五公里”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商业重点。
鸣谢&后记 / 259
修订后记 / 265
诚恳推荐 / 26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本纯商业的书,相当适合做网络营销的人看,解读了一些社交平台的推广模式、技巧,以及如何获取社交红利等。 选几个有感触的部分谈一谈。 一、自媒体 首先,有一个数据值得分享一下: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到30%。由此映射出,电视行业的没落和自媒体的兴...  

评分

评分

前两天徐志斌的《社交红利》上架了,这是一本讲述如何通过社交网站获取红利的实战书,作为书中数据案例的提供方和好友,有幸在书未送印便读了初稿。李方在参加《社交红利》发布会时候成志斌是一个伟大的布道者。 我曾跟朋友聊天说过我最初创业路上遇到过两个贵人,其中一个就...  

评分

这本书成文时,志斌曾发来让我学习,我甚是荣幸,也提过一点意见,看到书的落成,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是社交时代促成了这本书的积累,是社交时代推动了这本书的定稿,同样,希望还在社交时代徘徊的朋友们,可以多读读,从中发现你的机会。  

评分

使用场景和发布消息的途径不同,决定了社交产品在用户心理的位置。推荐大家阅读志斌出的《社交红利》这本书,对如何分析用户的“群体心理”有很大的帮助。社交时代,只有“掌握客户心理所想,则能更接近成功的巅峰”。  

用户评价

评分

写得比较系统,讲了信息X关系链X互动是如何带来红利的。但是讲得太多,反而让人觉得不够深入,看完后缺乏印象深刻的章节。另外,文中的许多案例,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成功。推荐做自媒体的朋友可以看看,整体感觉不如《参与感》

评分

现在看,其实很多内容案例都过时了(谁让你当时不看的!????)但是内核没有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消化

评分

看完了就好像没看一样。。章节明明看起来都分得很清楚 但是内容水分略足。。看完没感觉 时效性略缺失。对于社交 在鹅厂的好处就是仗着强大的关系链和流量资源 屎一样的产品也能有不错的数据 但也导致过分依赖这两点的习惯形成,越发不认真思考产品的核心功能了,反正只要引入关系链引入流量什么都好说,生命周期是什么能吃吗。

评分

为你写诗和一起练字做的事恰巧是对里面的理论的验证

评分

内部人士出书有个先天优势,就是手中的资料和数据比外行更多更严谨,这本书基本回答了【如何运营公众号】以及【如何变成大号并变现】等问题,甚至连思维导图都给画成海报随书附送了,真是良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