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觀之外的長生與成仙

宮觀之外的長生與成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李平
出品人:
頁數:3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3-1
價格:CNY 6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20566
叢書系列:曆史學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道教
  • 道教史
  • 宗教
  • 唐代
  • 李平
  • 思想史
  • 學術
  • 隋唐史
  • 長生
  • 成仙
  • 道教
  • 宮觀
  • 修行
  • 神話
  • 中國傳統文化
  • 修煉
  • 仙境
  • 方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宮觀之外的長生與成仙:晚唐五代道教修道變遷研究》內容簡介:唐宋之際道教所發生的大變革——從外丹到內丹的變化,以及重玄學思潮對這一巨變的理論影響,學術界已經取得瞭豐富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領域與問題需要進一步拓展。《宮觀之外的長生與成仙:晚唐五代道教修道變遷研究》試圖在晚唐政教關係機製變遷與修道格局變化的大背景下,對以往研究中較少關注的晚唐五代教外修道者進行考察,從基層道教信仰和修行這一特定視角,揭示瞭以氣法為中心的修道方法興起與這一教外修道者的內在聯係,為闡釋唐宋之際道教從內丹嚮外丹的轉變提供瞭新的研究思路。

著者簡介

李平,男,200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曆史係曆史學博士學位。2010年就職於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文化研究中心,任研究助理、中心副主任。2012年6月至今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從事博士後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解題
第二節方法與視角
第三節研究史與史料
第四節基本思路
第二章唐代道教特色與邊緣修道群體齣現
第一節早期道教史中的修道者
第二節唐代道教官觀化與教外修道者
一、重釋唐初的道教官觀化
二、齣傢與傳度:唐代政權教權矛盾一瞥
三、山居道士與學道者
第三節唐人眼中的“道士”:觀念史角度的觀察
第四節唐代教外修道者的特質
第五節附論:淺談修道分期
一、選擇的時代:先唐修道方法爭論
二、被選擇的時代;唐代中前期規範化進程
第三章中唐以降的道教危機
第一節中晚唐宮觀道教世俗化危機
第二節道教危機的思想錶徵
一、道教中對“道”理解的分化
二、道教之“術”的專門化
第四章晚唐邊緣修道群體的勃興
第一節引子
第二節個案研究:以《玄珠心鏡》的創生、流傳為中心
一、史料、人物與事件重述
二、《玄珠心鏡》及周邊
三、教外修道者的凸顯
第三節直接化與簡單化——中晚唐教外修道風尚初窺
第四節教外修道者從邊緣到中心的轉化
一、教外修道群體的自我認同構建
二、教外修道者被認同形成:交流與小傳統
第五章晚唐修道格局的變化與政教關係機製變遷
第一節長安道教衰落與修道格局變革
一、長安道教在全國道教格局中的地位與功能
二、宗教環境與道教狀況
三、修道者眼中的長安
第二節以侯道華升仙為中心看政教聯係機製及其變遷
一、作為事件和故事的侯道華升仙
二、神聖的形成及其影響力擴展
三、侯道華印象:記憶、變遷
第三節周息元人京的討論:“聲望”與道士處境變遷
一、周息元生平的文獻考察
二、再論晚唐士人崇道與政教關係
三、聲望、生計與晚唐修道轉嚮
四、結論
第四節修道者與社會環境互動:縱“隱於世”與“隱於市”為例
一、教理的衝突:隱逸與救世
二、唐代修道的睏境
三、修道方式變化與隱逸觀的重建
四、丹道之變
五、小結
第六章晚唐修道方法變遷考:以氣法為中心
第一節早期服氣法:從葛洪到陶弘景
第二節中唐成仙理論的轉型:以吳筠為中心
一、吳筠的神仙觀念
二、吳筠對學仙之法的理解
三、吳筠的氣法觀
第三節晚唐氣法的理論發展
一、晚唐氣法發展概觀
二、個案研究:《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
三、晚唐氣法發展原因淺析
四、晚唐氣法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黃庭經》研修史與唐代修道轉型
一、《黃庭經》在唐代前期的地位
二、玄宗後期的《黃庭經》崇拜與修道轉型
三、貞元、元和以後《黃庭經》地位的提升
四、結論
第五節小結
第七章五代道教與修道管窺
第一節唐末五代政治變局與道教處境變化
一、國教不再?
二、道教神聖性、閤法性的重構
三、五代修道者的選擇與無奈
第二節道術功能分化與修道純粹化的繼續
一、五代道術分化與修道睏局
二、五代修道儀式的重建
三、救贖與修道的分與閤
第三節諸地方傳統的重建
一、五代官方崇道與地方道教傳統的形成契機
二、道教新傳統與教外修道
第四節個案研究:鄭遨的修道曆程
一、鄭雲叟及其求道生涯
二、“道士”的觀念邊界的再討論
三、聲望、地域與風尚:關於五代道教研究模式的再思考
第八章結論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程樂鬆既視感。入手點很好,但考證差點。還有幾處低級錯誤

评分

“道教本身的技術性傳統使得修道者對於誦念即得成仙這樣絲毫無需技術含量的教條並不充分認同”

评分

想起何傢村藏寶,多有煉丹器具,精美絕倫。外丹的“事大費重”在中唐後難接地氣,國教化的體製道教與教外修道之間漸行漸遠,隨晚唐五代社會變遷而實現道教的唐宋變革。作者詳細研究瞭“侯道華白日升仙”故事的流轉,令人印象深刻。也許,呂洞賓、鍾離權、韓湘子在唐末五代的原型人物,其記載大概也“層纍地成為瞭”後世道教的“信史”吧。

评分

為查資料翻過,並沒有我需要的內容,不作評價。嗯,還是可以再查一查的。

评分

補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