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女

砂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 安部公房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75
译者:于荣胜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14577
丛书系列:99读书人 安部公房作品
图书标签:
  • 安部公房
  • 日本文学
  • 日本
  • 小说
  • 文学
  • 心理
  • 日本小说
  • 存在主义
  • 奇幻
  • 日本
  • 女性成长
  • 神秘主义
  • 都市传说
  • 心理描写
  • 悬疑
  • 超自然
  • 情感
  • 独立女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座里程碑。自问世以来,便获得很高评价,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主人公,某学校教员仁木顺平,利用休假日外出采集昆虫标本,住宿砂穴民家。穴中只住有一位年轻女人。第二天“他”醒来发现,通往地面的绳梯已被人撤去 ,始知自己受了欺骗。这处砂的村落由那位把“他”引往砂穴中的“年长者”控制着。虽有粮水烟茶平均按时供给,却无行动自由。“他”几次劝导年轻的女人放弃这种无视自我存在的、为了苟活而终日挖砂不止的活动,却遭到女人绝念而平静的拒绝:不可能。在与女人的肉体生活中,“他“获得过短暂的快乐,但逃跑的心不死。然而几次行动都惨遭失败。后来在送已有身孕的女人去医院时,“他”得到了通往地上的绳梯,却已无心逃出。

《砂女》凝聚了安部公房之前创作和思考的精华,又为接下来的作品建立了一个关于都市的基本框架和空间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种类型的都市人不断登场,在寻找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纽带,还有自己人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

安部公房(1924—1993),日本小说家、剧作家。生于东京,在中国沈阳读过小学和中学时代。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科专业;50年代初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其处女作《赤茧》、《墙》分别获得战后文学奖和芥川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日本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其小说和剧本代表作多次荣 获国内外大奖,并一再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与大江健三郎及三岛由纪夫鼎足而立,构成了当代日本先锋文学的独特风景。其作品在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日本作家和世界级文学大师。

他以荒诞无稽的情节曲折地隐喻着现世中人的悲剧性命运。1962年创作的《砂女》,把这种存在的无奈和畏惧推向了一个艺术表现的高峰。那徒劳的西西弗斯式的反抗和最终无法逃逸的环境,莫不就是人类生存的终级象征。

目录信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安部公房常以荒诞无稽的情节曲折地隐喻现世中人的悲剧性命运。1962年创作的《砂女》,把这种存在的无奈和畏惧推向了一个艺术表现的高峰。那徒劳的西西弗斯式的反抗和最终无法逃逸的环境,莫不就是人类生存的终级象征。 《砂女》是让安部公房闻名世界的一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的...  

评分

#一 安部公房的伟大和名气,已经不需要多说。他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在日本文学史上的意义,他对于战后日本文学的影响,都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伟大存在。在这点上纠缠太多的文字,完全没有必要。只要知道一点就可以了,没有他,就没有日本的现代文学。 《砂女》、《他...  

评分

安部公房称自己是“故乡厌恶者”,那恐怕是不假的。 1924年安部生于东京,生后不久即随父母移居殖民地满州,直到成年。1940年,十六岁的安部第一次回到所谓的”故乡“日本,在那之前,日本之于他只不过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异乡的满州倒成了他实实在在的乡土。 1944年...  

评分

安部公房称自己是“故乡厌恶者”,那恐怕是不假的。 1924年安部生于东京,生后不久即随父母移居殖民地满州,直到成年。1940年,十六岁的安部第一次回到所谓的”故乡“日本,在那之前,日本之于他只不过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异乡的满州倒成了他实实在在的乡土。 1944年...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写的是三岛吧噗。翻译太棒了,比台译好太多。

评分

说得好像自己的生活不是在挖沙一样。

评分

强硬而顺畅。 流动和软禁同是道路,道路是流动的真正的沙子,沙子里有两种自由,自由与自由彼此妨碍。

评分

语感很对胃,爱不释手

评分

贫穷落后的砂村,悲从天命的女人,夹杂些许怪诞的压抑氛围扑面而来。安部公房曾是很有机会拿诺奖的人,这本是其代表作,自然足以说优秀,但感觉并不是非常好,他的写作没有大江的尖锐利落,也没有川端那种所谓的古典美感,和三岛更无比较的必要。《砂女》讽刺了无聊又灰色的小职员生活,对沙这一微小矿物质进行了一番颇具哲思意味的探索,自由流动的沙与固定乏味的生活形成了反差,似是一种向「机器」社会的抗争,女人的情感线索则成了微妙的点缀;最终屈服的男人饶有意味,但又少了点……有趣的浪漫主义或别的什么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