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與傅斯年(修訂版)

陳寅恪與傅斯年(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嶽麓書社
作者:嶽南
出品人:博集天捲
頁數:4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5
價格:4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61853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寅恪
  • 人物傳記
  • 傅斯年
  • 傳記
  • 大師
  • 民國
  • 知識分子
  • 嶽南
  • 陳寅恪
  • 傅斯年
  • 近代史
  • 學術思想
  • 清華大學
  • 民國人物
  • 曆史研究
  • 人文社科
  • 知識分子
  • 學術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20世紀初葉成群而來的學術大師中,有些是單打獨鬥,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産生巨大影響而為後人所懷念;有的除個人輝煌的學術造詣,還留下瞭製度性的遺業(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學術界有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錶,後者非傅斯年莫屬。

陳先後留洋十六載,通曉二十餘種文字;傅乃五四運動北京學生遊行總指揮,海外留學七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瞭四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斯年齣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後,被譽為“人間一個最稀有的天纔” 的傅斯年齣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教授的教授”陳寅恪齣任史語所曆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曆史性的聚閤,開創瞭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隨著國共兩黨乾戈相嚮,這對同學加姻親關係(陳寅恪嫡親錶妹、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曠代天纔,被無情地阻隔在海峽兩岸遙天對望而不能相聚。最後的結局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颱灣孤島會議大廳,一個默默死於大陸嶺南病榻。並世成雙的天纔之花凋落成泥,隻有芬芳永留人間大地。

本書敘述瞭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蕩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於學術事業的艱難曆程,生動卓然地展現瞭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曆程與事業追求的心靈史詩,讀來感人淚下,令人悵然嘆息。

著者簡介

嶽南,原名嶽玉明,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先後就學於賈悅公社拐莊學校、諸城五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師從王伯瑞、馮照德、房剋華、薄維榮、王良瑛、王願堅等教授。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與正體字本齣版,海外發行達百萬餘冊。另有《從蔡元培到鬍適》等十餘部傳記作品問世,其二百萬言長篇巨著《南渡北歸》三部麯齣版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被《亞洲周刊》評為2011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現為颱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傢。

圖書目錄

序 獨為神州惜大儒(何茲全)
第一章 風雲際會
走進清華園
從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會
槎浮海外
第二章 江湖多風波
歐洲行旅
柏林日夜
羅傢倫信件披露的隱秘
傅斯年歸國
中山大學的暗流
第三章 南北兩校園
傅斯年與魯迅、顧頡剛的衝突
由同窗到寇仇
陳寅恪進清華的背後隱秘
獨為神州惜大儒
王國維沉湖
第四章 史語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腳未成軍
內閣大檔的“發見”
陳寅恪與內閣大檔
第五章 望斷天涯路
盧溝橋事變
流亡途中
再彆長沙
第六章 南渡記
暫住濛自
遷往昆明
炸彈下的陳寅恪與傅斯年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長爭奪戰
八方風雨會重慶
來渝隻為鬍先生
揚子江頭流亡客
第八章 縱橫天涯馬
傅斯年傢世情緣
辭彆重慶
營救陳寅恪
“殺孔祥熙以謝天下”
第九章 與李莊擦肩而過
騎上虎背的葉企孫
傅斯年與葉企孫之爭
李莊不復見
第十章 西北望
亂世策士夢
傅斯年與毛澤東窯洞相會
延安歸來
第十一章 韆鞦恥,終當雪
初聞涕淚滿衣裳
代理北大校長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 魂返關塞黑
燕大講颱上的背影
名山事業,流水人琴
陳寅恪失明經過
陳寅恪與蔣介石的因緣
第十三章 生彆常惻惻
赴英就醫
日暮蒼山遠
天纔造就的事業
第十四章 北歸一夢原知短
還都南京
最後的晚餐
去眼池颱成永訣
第十五章 斯人獨憔悴
醉不成歡慘將彆
退守孤島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 殘陽如血
南國的鼕日
閉口休談作啞羊
續命河汾誌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書唯剩頌紅妝
第十七章 遺恨塞乾坤
汪篯、嚮達之死
傅斯年傢族的毀滅
陳寅恪之死
再版後記
全新增訂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管是书录编排还是事实关系上都是傅斯年在第一位 这本书功力很深。作者老老实实的只写了自己熟悉的那一段经历。我觉得欠缺的是:全书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学术经历落墨太少了。 对这两位不世出的天才来说,学术生命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自然生命的重要性低  

評分

近来有作家岳南,著《陈寅恪与傅斯年》《南渡北归》等书,名利双收。夜里无事,取《陈与傅》一书翻阅,但见史实错讹不一而足、轻薄戏谑随处可见、乱用典故屡见不鲜,摘编百家之余更要强作解人,述及八卦之际屡屡唾沫横飞。岂不正是鲁迅所言“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既以自...  

評分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一章与事实严重不符。摘录如下:【……傅乐焕投湖自杀之前,他的堂弟傅乐成随傅斯年赴台后,未及婚娶即病逝孤岛;其妹傅乐淑则远走美国。因了傅斯年与乐成、乐淑的亲属关系,整个傅氏家族开始了一场劫难。…… 傅斯年的母亲在重庆歌乐山的坟墓被炸开,其母...  

評分

陈寅恪和傅斯年代表者那个时代国学研究者的两条主线:一是积极向外开拓进取者,如傅斯年,一生两大功绩是创办史语所、发掘殷墟,这两件事情因为他的性格和在民国时期政坛中的地位决定的;此外就是陈寅恪这一类学者,远离政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声名地位,安心做自己的学术研...  

評分

90年代以来,汉语学术界和出版界兴起一股 “陈寅恪热”。 最早有俞大维等所编回忆文集《谈陈寅恪》(1970),后有蒋天枢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1981)、汪荣祖 《史家陈寅恪传》(1984)、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1984)。如果说以上...  

用戶評價

评分

和《南渡北歸》多有重復

评分

按需。

评分

和《南渡北歸》多有重復

评分

這本書可以看作是《南渡北歸》係列的肇始,嶽南在文字中從不隱藏他對傅斯年的褒揚,這似乎影響瞭所謂曆史的真實性。但對我而言這無關緊要,相比嶽南對史料文學性的解讀,我更感興趣他所羅列的資料,盡管有些似乎並非嚴格意義的史料。

评分

上窮碧落下黃泉,餘世大師不復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