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巨塔

末日巨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劳伦斯·赖特
出品人:
页数:499
译者:张鲲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66376
丛书系列:译文纪实
图书标签:
  • 纪实
  • 美国
  • 基地组织
  • 9.11
  • 普列策奖
  • 历史
  • 宗教
  • 社会学
  • 末日
  • 巨塔
  • 科幻
  • 生存
  • 末世
  • 冒险
  • 建筑
  • 危机
  • 探索
  • 反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96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谢尔曼驱车前往亚力克站报到。

亚力克站是中央情报局的第一个“虚拟”情报站,在组织结构图上,这个站点被标为“恐怖分子资金链”,隶属于中情局反恐中心。实际上,它的工作就是追踪一个人的活动——奥萨玛•本•拉登。

亚力克情报站已经搜集了35卷有关本•拉登的资料,这35份卷宗描绘了一个以救世者自居的亿万富翁。他出身的家族规模庞大且极具影响力,与沙特王国的统治者关系密切。他自己也因为在阿富汗发动反对苏联入侵的“圣战”而名声大噪。

1996年8月,本•拉登在阿富汗的一个山洞里向美国宣战。之后的时间里,谢尔曼独自一人继续对他进行调查。谢尔曼绘出了基地组织的网络分布图,他发现组织的很多同伙都和美国有关,他断定这是一个以摧毁美国为宗旨的国际恐怖组织。可是,当谢尔曼想与上级讨论此事时,上头却连个电话都不回。

无人理睬的谢尔曼,只能独自思索那些日后每个人都会去想的问题:这个组织从何而来?它为什么单单选择攻击美国?怎样才能阻止它?

他就像是一个观察着载玻片的实验室技术员,那上面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在显微镜下,基地组织的致命特性开始显露出来。这个组织很小(当时只有93名成员),但它是更大规模的激进运动的一部分;这种运动遍及伊斯兰世界,尤其是阿拉伯国家。

最可怕的一点是,几乎没有人重视它。它太怪异、太原始,也太遥远。然而,基地组织绝非只是来自7世纪阿拉伯的古董,它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现代工具和现代思维。这并不奇怪,因为基地组织的故事,其实是不久前从美国开始的。

作者简介

劳伦斯•赖特(Lawrence Wright),毕业于杜兰大学,曾在埃及开罗的美国大学执教两年。他是《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虚构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还写有小说《上帝的宠儿》,并与人合著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他与妻子长年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2007年,他因《末日巨塔》一书获普利策奖。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一篇《美国为什么要打叙利亚》的公号豹文中推荐了这本,中东MSL世界宗教极端组织如何升级为恐怖组织的扫盲书。几个认识和感想: 1.极端宗教狂热组织的统治无赖就无赖在,他们虽然声称谨尊《古兰经》,推行沙利亚法,但自己实行恐怖主义时又自有一套霸道的说辞借以推进圣令:《...  

评分

我一直喜欢看一些关于内幕的东西,而911则始终是我浓厚的兴趣点,我记得曾经在我中学的时候就买过911调查报告的书,A4开本的上下册,至今还躺在家里的书柜上,只看了一点点后来也就没时间和精力继续读下去了。 这本《巨塔杀机》是我一直以来的阅读兴趣所在,关注了很久终于买...  

评分

这部非虚构作品用事实证明了恐怖主义是深刻信仰的产物。作者赖特是《纽约客》的记者,“9.11”事件发生当天请求编辑戴维.雷姆尼克派他进行本书的采访,历时5年乃成,信息来源主要是彼此敌对的两方:圣战者和美国情报系统。美国新闻作品的路数我还算熟悉,这本书的采访广...  

评分

一篇《美国为什么要打叙利亚》的公号豹文中推荐了这本,中东MSL世界宗教极端组织如何升级为恐怖组织的扫盲书。几个认识和感想: 1.极端宗教狂热组织的统治无赖就无赖在,他们虽然声称谨尊《古兰经》,推行沙利亚法,但自己实行恐怖主义时又自有一套霸道的说辞借以推进圣令:《...  

评分

一篇《美国为什么要打叙利亚》的公号豹文中推荐了这本,中东MSL世界宗教极端组织如何升级为恐怖组织的扫盲书。几个认识和感想: 1.极端宗教狂热组织的统治无赖就无赖在,他们虽然声称谨尊《古兰经》,推行沙利亚法,但自己实行恐怖主义时又自有一套霸道的说辞借以推进圣令:《...  

用户评价

评分

#中东#02。在突尼斯海滩扫射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狂热分子们收收手吧。也许无法改变基地组织,但如果没有机构间斗争和部门内倾轧,9.11本是可以避免的。中情局与联调局的相互敌意对围捕基地组织网络造成了负面影响。书后面那么多的参考文献和采访对象,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一杯咖啡的钱,拿到手里的是别人多少的心血啊

评分

讲道理比《黑旗》好很多啊!在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如作者所说)上把极端伊斯兰教到基地组织到911的进程讲得很清楚,班纳、库特卜、阿扎姆、扎瓦希里、本拉登及美方情报/调查人员的背景描写也没有很喧宾夺主,总的来说,翔实中立。(对金鱼脑也很友好,时不时提醒前面出现消失又出现的人是谁,希望所有中东相关作者向他学习(你谁?!)

评分

这书作为中东纪实系列,可以串联《大博弈》《塔利班》《黑旗》《慕尼黑的清真寺》《阿富汗战争全史》《坎大哈之狮》《亡命排》《孤独的幸存者》《美国狙击手》等等图书和电影。。。

评分

新闻纪实写作标杆。一,资料翔实,前后采访七百余人,除美国FBI与CIA之外,作者在非洲中东阿富汗实地走访五年,光当地翻译前后找了十来个。二,作者很沉得住气,虽然作品叙述中心始终聚焦于奥萨马本拉登,又不仅止着眼于本拉登。作者扫荡一般地搜罗整理二十世纪以来每一件重要的中东及阿富汗地区的政治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与极端宗教文化在本拉登身上的回荡影响。对这些地缘政治冲突的历史愈熟悉,越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手法的震撼,这是一本关于人是如何被历史与文化侵蚀塑造的极端活体样本的忠实呈现。可惜的是,只写到911大幕开启就戛然而止。

评分

新闻纪实写作标杆。一,资料翔实,前后采访七百余人,除美国FBI与CIA之外,作者在非洲中东阿富汗实地走访五年,光当地翻译前后找了十来个。二,作者很沉得住气,虽然作品叙述中心始终聚焦于奥萨马本拉登,又不仅止着眼于本拉登。作者扫荡一般地搜罗整理二十世纪以来每一件重要的中东及阿富汗地区的政治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与极端宗教文化在本拉登身上的回荡影响。对这些地缘政治冲突的历史愈熟悉,越能感受到作者写作手法的震撼,这是一本关于人是如何被历史与文化侵蚀塑造的极端活体样本的忠实呈现。可惜的是,只写到911大幕开启就戛然而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