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
著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
这是里面最喜欢的一篇,快乐悲哀来去快的人,容易存活,而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却易淤塞。木心说,这个世界是由快的人构成,也许渺小,可是慢的人连渺小也不是。 人的一生,从来只能由快变慢,无法由慢转快。年老了看童年,童年却是场不愿返回的赐福。 DW的上...
评分木心确实是一个有“现代性”的人,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传统中国文人。刚开始看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低估了他;而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高估了他。 妥协于人世总是传统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姿态,木心不外如是。这种姿态,起源于没有依托,没有信仰,其实亦没有哲学。 木心是知道西...
评分《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先生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木心的文章和他的名字一样,让人感到一份平和和惬意,就像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含着淡淡的香气。但文字里却是跳跃的,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岸到彼岸,说得都是往昔和如今。正如他所道,没有离开中国时,未必不知道——...
评分从前 已灰飞成浅浅一线 读《上海赋》小记 《鱼丽之宴》里面曾提及,有一位从上海离开十多年的台湾读者在看完上海赋之后对木心去信,信中说“数十春秋每兴乡愁,总想写些怀旧的文章,而一执笔,旧昔印象不知如何着手才好,看了《弄堂风光》和《亭子间才情》,方始才明白原...
评分书不错,但终究没有很多人吹嘘的那么神奇。我后悔了:为什么一把年纪,还这么幼稚,居然轻信用中文写作的人群中会突然冒出一个隐匿数十年的大师来。陈丹青推荐又怎么样?陈丹青自己的文字我就没看过。 木心显然是一个邪门歪道的高手。这一点倒是暗合金庸小说里常见的套路:...
之前别人送了我「文学回忆录」跟「木心纪念专号」,翻了翻发现不妙,木心的书我一本都没读过,大致翻了回忆录,对他充满好奇心以及某种神秘的崇敬,于是决定先将那三本放置一边,看了他本人的作品再来回味。今天才看的,却一发不能收拾之感的看完了,太好看了,当然这可能是对我个人而言吧。。。毕竟争议还是有的。。。。好久没有看到什么书觉得喜欢的不行的感觉哎,真好。
评分看他的文字,会明白什么叫百炼成精。更可怕的是,很多常人炼来浓得化不开的字句,他都是一抹即逝。 《上海赋》充满着上海话默念的提示,写饮食那段很动人。
评分很好看。
评分多么精美的笔触啊,把我在生活中所遗失掉的敏锐观感全部都拾回来了呢。所幸的是我以后有机会去纽约,可惜我不是上海人。(大三开学第一本书呢)
评分也许是画家出身,文字都是有颜色有景深有黄金分割线的。最近还在看黄永玉的欧洲行记,也有这种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