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徐复观 政治 新儒家 哲学 中国 民主 经典流传 思想史
发表于2025-02-22
学术与政治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新儒学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全集之一种。《学术与政治之间》收录了徐复观赴台前后的时事评论和学术随笔,这段时期是徐复观从政治到学术转变的时期,他把从政的体验逐渐转化为对中国文化前途的体验,把这些深切的关怀倾泻在字里行间,所以他把这类文字定名为“学术与政治之间”。徐复观早年文笔辛辣,本书中的很多文章在当时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的争议,《我所了解的蒋总统的一面》,还曾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全集版《学术与政治之间》尽量还原了徐复观手订时的原貌,很多文章在大陆都还是第一次出版。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徐先生到底是从过政的人,他的文章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要比钱穆和余英时的多很多,此集中有一半的文章都是为反驳他人而作的,有点打口水战的意味,但却也能理解他不得不作文反驳的苦衷。看到有人在那乱说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缄默不言,有些人选择站出来反对。此即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总要有人站出来。“人类文化都是由堂堂正正的人所创造出来,都要由堂堂正正的人所传承下去。只有由平实正常的心理所形成的堂堂正正的态度,才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平铺在自己面前,一任自己理性良心的评判、选择、吸收、消化。”
评分对典籍的熟悉和理解是儒学家的立身之基,结合时事政治的分析就是徐复观先生的特别之处了。
评分那一代人,文人从政和军人从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仁宇啊,徐复观啊,傅斯年啊,胡适啊。。。
评分徐先生到底是从过政的人,他的文章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要比钱穆和余英时的多很多,此集中有一半的文章都是为反驳他人而作的,有点打口水战的意味,但却也能理解他不得不作文反驳的苦衷。看到有人在那乱说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缄默不言,有些人选择站出来反对。此即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总要有人站出来。“人类文化都是由堂堂正正的人所创造出来,都要由堂堂正正的人所传承下去。只有由平实正常的心理所形成的堂堂正正的态度,才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平铺在自己面前,一任自己理性良心的评判、选择、吸收、消化。”
评分徐先生到底是从过政的人,他的文章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要比钱穆和余英时的多很多,此集中有一半的文章都是为反驳他人而作的,有点打口水战的意味,但却也能理解他不得不作文反驳的苦衷。看到有人在那乱说的时候,有些人选择缄默不言,有些人选择站出来反对。此即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总要有人站出来。“人类文化都是由堂堂正正的人所创造出来,都要由堂堂正正的人所传承下去。只有由平实正常的心理所形成的堂堂正正的态度,才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平铺在自己面前,一任自己理性良心的评判、选择、吸收、消化。”
我最早接触到的徐复观先生的作品是《中国艺术精神》。二十多难前,我在天津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中,买到这书。当年,既不谙世事又对庄子知之不详的我,读这本书的感觉真是如堕五里雾之中——毫无头绪!然而,正是这本《中国艺术精神》让我认识了“利用授课间隙时间历经五年...
评分1966年,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非常活跃。是年三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集的对华政策听证会上,他以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身份应邀陈述其中国观点。他与另一位著名“中国通”鲍大可(A. Doak Barnett)共同敦促美国改变其孤立中国的政策,增进与中国大陆的沟...
评分在前言中作者对尊严的说明,是让我共鸣至深的观念。虽然“尊严”在人们看来是个使用普遍的词,但实际上真正懂得这个词并实践它的人并不多。我在香港时,香港人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为社会底层的餐馆服务员,他们都有一副不卑不亢的气度,从他们的身上能感觉到尊严,而我内地...
评分宋人张载有句话如是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人冯友兰将其简称为“横渠四句”。“横渠四句”传承数百载而不衰,无数人将其立于案头以自励。这几句话在文人自励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绝好的写照。 在这些以“横渠四句” 自励的文人之中,自然...
评分1966年,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非常活跃。是年三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召集的对华政策听证会上,他以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身份应邀陈述其中国观点。他与另一位著名“中国通”鲍大可(A. Doak Barnett)共同敦促美国改变其孤立中国的政策,增进与中国大陆的沟...
学术与政治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