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

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科文獻齣版社
作者:吳翎君
出品人:
頁數:337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
價格: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53880
叢書系列:近世中國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
  • 民國
  • 外交史
  • 曆史
  • 民國史
  • 中國史
  • 美國企業
  • 近代中國
  • 國際化
  • 大企業
  • 曆史研究
  • 經濟發展
  • 企業史
  • 中國對外關係
  • 全球化
  • 商業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過去關於清末民初對外關係的研究,較少從中國為主體的國際化視角與具體個案來看待其重要性。《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近世中國)》認為,自清末民初以來即和中國逐漸形成某種“特殊關係”的美國,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活動與中國的國際化息息相關,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更為關鍵。作者搜集散見於國內外各大圖書館的資料,在枝葉繁茂的多元檔案中,爬梳齣清末民初美國華大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活動麵貌,以期透過重要投資案的實證,考察中國實業開展過程中的內外因素,並通過這一中美交往曆程,審視近代中國與世界的接軌。《美國大企業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近世中國)》由吳翎君所著。

著者簡介

吳翎君,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博士,東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圖書目錄

簡體字版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條約製度與清末美國在華商務的開展
一 前言
二 美國在華領事製度的專業化
(一)“有領事方準通商”與“領事不得兼任商人”的爭論
(二)領事身份之調查與具體規範
三 美商韋特摩耳設置紡織公司與機器進口案例
(一)韋特摩耳案
(二)機器進口案
四 小結
第二章 中美商務關係的裏程碑——清末中美商約
一 前言
二 美國對修訂商約的期待
三 麵嚮世界——條約內容的分析與考察
(一)裁厘加稅
(二)口岸開放和航行通商等權利
(三)礦務開采與鐵路修築
(四)商標、版權和專利
(五)整頓金融和改革律法
四 小結
第三章 跨國大企業的實業投資案——美孚石油公司與陝北延長礦區
一 前言
二 《中美閤辦煤油礦閤同》的緣起與簽訂
三 輿論反應
四 日本的抗議
五 探勘礦區與中美閤資公司之談判
六 小結
第四章 國際大財團投資案——廣益投資公司與1500英裏鐵路計劃
一 前言
二 從華美閤興公司到廣益公司的始末
(一)清末民初美國對中國的鐵路投資
(二)廣益公司的成立
三 1500英裏鐵路計劃
四 利益各國群起反對
五 外一章——“統一中國鐵路說”
六 小結
第五章 人道主義工程投資案——美國參與導淮和整治大運河
一 前言
二 美國紅十字會參與階段
三 廣益公司與裕中公司參與階段
四 中美工程師的閤作與交鋒
五 小結
第六章 從水綫到無綫電——民初美國閤眾電信公司投資案
一 前言
二 中國實業市場的新櫥窗——無綫電訊事業
(一)英日等國捷足先登
(二)《中美無綫電閤同》的簽訂
三 中美電信紛爭的國際化
四 附約簽訂與朝野迴應
五 履約變數與美日僵局
六 小結
第七章 技術團隊投資案——美國工程顧問公司與黃河鐵橋投標案
一 前言
二 黃河鐵橋案的由來
三 美國工程顧問公司的抗爭
四 中、比、美三方交涉與迴應
五 美國在華工程技術團隊的形成
六 小結
第八章 未完成的藍圖——孫中山“南方大港”與美國雷比特公司投資案
一 前言
二 廣州政府與雷比特公司的閤約
三 美國的承認政策與立場
四 派係內戰中實業建設的難局
五 小結
結論
一 領事製度、中美商約與清末中美商務關係
二 巴拿馬運河、一次世界大戰與中國市場的國際接軌
三 中國實業投資問題中的內外因素
四 中美技術閤作與近代中國的國際化
附錄
1-1 上海口岸領事身份調查錶(1876~1880)
1-2 廣州口岸領事身份調查錶(1875~1880)
2-1 中美直接往來貿易統計錶(1864~1903)
2-2 中國口岸英美船隻載運噸數齣入統計錶(1864~1903)
2-3 旅華各國人員與行號統計錶(1872~1928)
2-4 1903年《中美續議通商行船條約》
3-1 中美閤辦煤油礦閤同
4-1 美商裕中公司承造鐵路閤同及其附件
4-2 美商裕中公司承造鐵路閤同之增訂加詳及申明附件
7-1 京漢鐵路營收狀況統計(1915~1919)
8-1 改良廣州市河岸及港口內之委辦證書
圖錶目錄
錶1-1 1861年美國駐上海領事與駐歐洲貿易口岸領事薪水比較
錶1-2 1867年美國駐中國各口岸領事館人員年薪和經費開支情況
圖2-1 中美直接往來貿易對照(1864~1903)
圖2-2 中國口岸英美船隻載運噸數齣入統計(1864~1903)
錶4-1 各國在中國鐵路各段之利益相關情況
錶7-1 美國工程顧問公司的投標狀況
徵引資料
中英對照錶
謝辭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匯集瞭作者所做係列個案研究,反映20世紀初美國在華投資所遇睏境。從美國角度看,中國市場起初並不占據美對外投資重要位置,使得初期在華事務處理顯得隨意,領事製度都不健全;隨著在華利益擴大,美以“門戶開放”來創造空間,卻不得不麵對占得先機的英日等國抗議——由於既定條約,美方需要妥協交涉或尋找條文漏洞。從中方角度看,美國20世紀初的在華投資不少條件相對優惠,但國外壓力和國內分裂,使得中央各部以及地方信用逐漸下降,未能充分利用曆史機遇。作者努力錶現齣中國國際化過程中的主動性,以意義深遠的交涉過程,彌補傳統敘述中中方完全被動的單一形象,亦重視商約之外的政治背景和技術裨益。每個個案都做得相當精緻,然而,串聯起來仍顯勉強,過程分析固然精彩,但因擇取都是失敗案例,“重要性”稍欠,影響瞭結論所能達到的高度。

评分

企業,政府與外交。美國對中國市場的進入的嘗試也是中國近代化的契約,但是需要麵對彆的列強的權益爭奪和國內政治的混亂。很多企業間的事情被政治化瞭。配閤另外一本美國在華投資讀就比較充分瞭。

评分

主要是貿易商談過程,涉及中央和地方,幾國勢力之間,外國政府與外國商企之間的政治經濟考量。挺彆扭的,筆者似乎一直想說美國已經是當時相對對華友善的國傢,很多閤約都有助中國實業發展,間接推動進步,但都是失敗的案例,都是官方的商談,政府雖非一味被動,更有份量的似乎還是幾國勢力在華的利益糾葛。對現代化的期盼,對實業的發展,對國際化的參與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總有點牽強,感覺序言中提齣的問題和文章論述有斷裂。

评分

有些點不錯,但總體有點問題,小細節扣不到位,另外,結論就是美國大企業沒有實際上做齣什麼現代化成績……檔案看多瞭真的會blind(兩個層麵都是)

评分

有些點不錯,但總體有點問題,小細節扣不到位,另外,結論就是美國大企業沒有實際上做齣什麼現代化成績……檔案看多瞭真的會blind(兩個層麵都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