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集,共录包括《装模作样》《咀尔不摇牙》等百篇文章,是作者从近年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发表于《深圳商报》的文化副刊上,编集时略有改动,从内容到标题都重新润色了一番,特别是文章的标题改动得比较多。
尤其要关注的是,书中插入师长墨宝十余幅,有申石伽先生墨迹1副、徐梵 澄先生墨迹1副、柯灵先生墨迹1副、金克木先生墨迹1副、孙犁先生墨迹1副、顾学颉先生墨迹1副、王世襄先生墨迹1副、汪曾祺先生墨迹1副、邓云乡先生墨迹2副,副副精美绝伦。
陆灏,笔名安迪、柳叶、陆侠。复旦毕业,开过凤鸣书店,如今工作于《文汇报》,单身,琴棋书画样样皆能,面貌清秀。陆谷孙谓之曰:“渊才亮貌的美少年陆灏君”。
年过四十的陆灏,曾编辑《万象》杂志多年,史海钩沉,中西求索,在报纸和周刊的薄弱环节,补一些读书人消遣的“甜俗 ”趣料,其书卷气和对现实的入微体贴至今让人回味;他参与编辑的一套丛书,题目就叫“书趣文丛”,强调书的趣味,强调好书的“事”、“识”、“情”;他不论读书、写书,还是编书、编杂志,都一脉相承地经营着他的个人阅读趣味,体验读书的私秘乐趣,从不旁骛。
本书内容基本为文坛往事掌故以及八卦考证,文章内容多为引用前人文章、日记原文,然后作者再用一系列连接词句将其拼凑成文。内容几乎没什么营养,趣味性也实在一般,较为枯燥。作者文笔更是难见高明处(连词运用也不需要太多文笔吧)。 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装帧封面和书名,事实...
评分本书内容基本为文坛往事掌故以及八卦考证,文章内容多为引用前人文章、日记原文,然后作者再用一系列连接词句将其拼凑成文。内容几乎没什么营养,趣味性也实在一般,较为枯燥。作者文笔更是难见高明处(连词运用也不需要太多文笔吧)。 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装帧封面和书名,事实...
评分《听水读抄》是陆公子安迪的第三本随笔集,和之前的《东写西读》《看图识字》一样,辑的是发表在《深圳商报》上的专栏文章。陆公子爱美,书籍装帧自不用说,手工包的布面精装,用的是英国美术家威廉•莫里斯的绿叶纹样,书里还有篇文章,叫《花纹要往精细里做。钦此》。 我三...
评分《听水读抄》是陆公子安迪的第三本随笔集,和之前的《东写西读》《看图识字》一样,辑的是发表在《深圳商报》上的专栏文章。陆公子爱美,书籍装帧自不用说,手工包的布面精装,用的是英国美术家威廉•莫里斯的绿叶纹样,书里还有篇文章,叫《花纹要往精细里做。钦此》。 我三...
评分昨日读完了陆灏的《听水读抄》,之前也看过他的《东写西读》《看图识字》,都是些轻松有趣的文史随笔。单看这册《听水读抄》花布硬面的装帧即可知作者的风雅趣味。书中谈论钱钟书与邓之诚篇幅多,可见其对《钱钟书手稿集》和《邓之诚文史札记》的喜爱,关于钱的内容与我...
很喜欢,倒也说不上有什么一定的原因。
评分可见陆公读书认真、细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写札记,而每一则皆为掌故秘辛,实在佩服。日后读书当如斯人也。坊间尝有对陆公、董公文章不服气者,谓其琐屑、柔软、甜腻,云云。这也只能说这些家伙不会平衡饮食而已矣。不服气者,你且来来我看。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345】之前读王鼎钧回忆录《昨天的云》时有一处不明白。42页倒数第二段的“坐在礼拜堂里原让他们七十个七次”,我的理解就是坐在礼拜堂最里面让他们七十七次。但是七十七次有什么讲儿呢?在陆灏这本书的112页最后一段我意外发现了答案:原来七十七个七次的出典是四福音书中的“主啊,兄弟得罪我,原谅他七次够了么……”王鼎钧和母亲都是信基督教的。肖玉英送我的《圣经》一直没读,真是辜负她一片好心……另外发现本书中一个错误,59页《九老会馆》第一段引《邓之诚文史札记》580页一段话,前面说“老太爷者,齐燕铭之父也”,后面说“老师者,孙人和为齐彦铭之师”,两个人名前后不一致。我没有《邓之诚文史札记》,不知道是那本书错了。
评分小刀揦屁股
评分有人问邓之诚南北二陈,邓说赣陈胜于粤陈,惟二人所治皆非史学。所谓胜出,不知是否指气节方面,又不太像。不过总之,以唐、黄、田的一点学术推进,否定祖师爷的人都是极其狭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