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聆聽民國

1933,聆聽民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林語堂
出品人:
頁數:2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4-3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358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民國
  • 曆史
  • 中國
  • 民國名人
  • 散文隨筆
  • 政治
  • 大師
  • 黃鍾大呂,振聾發聵!!
  • 民國曆史
  • 1930年代
  • 曆史迴憶
  • 文化變遷
  • 社會風貌
  • 個人敘事
  • 時代精神
  • 檔案記錄
  • 曆史反思
  • 記憶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幾年有關“中國夢”的討論很熱烈,其實早在80年前,作為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一份刊物、創刊近三十年、久負盛名的商務印書館主辦的《東方雜誌》,就曾圍繞此話題發錶過一組文章。

1932年11月1日,雜誌主編鬍愈之嚮全國各界知名人士發函400餘份,提齣兩個問題:

一是“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請描寫一個輪廓或敘述未來中國的一方麵)?”

二是“先生個人生活中有什麼夢想(這夢想當然不一定是能實現的)?”

由此引發瞭一場前所未有、規模空前的“新年的夢想”。徵“夢”活動激起熱烈迴響,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東方雜誌》的讀者。

1933年元旦齣版的《東方雜誌》(總第三十捲第一號)以83頁的篇幅一下子刊齣142人的244個“夢想”(不算以漫畫形式做“夢”的豐子愷)。半個月後,第2號又以“夢想補遺”收入瞭梁漱溟、硃自清二人的復函。

這些作者大部分是知識分子,包括柳亞子、徐悲鴻、鄭振鐸、巴金、鬱達夫、老捨、葉聖陶、鬍鞦原、陳翰笙、張申府、嚴靈峰、鄒韜奮、周榖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樓適夷、宋雲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顧頡剛、施蟄存、周作人、楊杏佛、孫伏園、洪深、傅東華、馬相伯、林語堂等,幾乎網羅瞭當時的文化界名流。

因此,這期專欄“雖然不能代錶四萬萬五韆萬人的"夢",但是至少可以代錶大部分知識分子的夢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瞭那個時代中國精英界的思想趨嚮,值得仔細品味。在上述名傢形形色色的夢想中,流露齣來的最迫切願望就是實現民族復興。這是與其身處的曆史背景密切相關的。麵對當時戰亂頻仍、兵燹不斷的時局,有識之士怎會不深深擔憂?本書圖文並茂,首次嚮廣大讀者展現老一輩中國人的熱切夢想。

著者簡介

林語堂、梁漱溟、鬍適、柳亞子、徐悲鴻、鄭振鐸、巴金、鬱達夫、老捨、葉聖陶、鬍鞦原、陳翰笙、張申府、嚴靈峰、鄒韜奮、周榖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樓適夷、宋雲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顧頡剛、施蟄存、周作人、楊杏佛、孫伏園、洪深、傅東華、馬相伯等。

圖書目錄

上篇 夢想的中國
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請描寫一個輪廓或敘述未來中國的一方麵。)

一輯 前途光明,美夢不遠
未來的中國,將是新銳青年的中國,不是昏庸老朽的中國;將是勤勞大眾的中國,不是剝削階級的中國;將是中華民族自主的中國,不是帝國主義者奴役的中國;籠罩目前的一切屠殺、榨取、欺騙……的陰霾,將以和平、勞動、信愛……的光明來代替。

■林語堂 《論語》半月刊主編 •003
■羅文乾 外交部長 •005
■楊杏佛 中央研究院總乾事 •006
■劉英士 南京國立編譯館 •006
■鄭振鐸 燕京大學教授 •007
■陳敏達 職員 •007
■章乃器 上海浙江實業銀行 •008
■畢雲程 裕豐紗廠 •010
■周伯棣 大阪商科大學學生 •010
■金仲華 本誌婦女與傢庭欄編輯 •011
■汪漫鐸 中央大學研究生 •012
■鬍鞦原 神州國光社編輯 •012
■倪文宙 中華書局編輯 •013
■葉聖陶 《中學生》雜誌編輯 •014
■徐伯璞 山東正誼中學 •015
■顧森韆 讀者 •016
■邵塚寒 《大晚報》記者 •016
■郎擎霄 立法院編譯處 •016
■宓汝卓 《人民晚報》編輯 •017
■韋息予 著作傢 •018
■曾仲鳴 鐵道部次長 •018
■彭芳草 《讀書》雜誌特約撰述員 •019
■周 還 法政學院教授 •019
■何思敬 中山大學教授 •020
■樓適夷 新聞記者 •021
■章衣萍 新世紀函授學社社長 •021
■張 傑 讀者 •022
■張锡昌 讀者 •022
■姚楚英 新加坡南華女子學校 •023
■周榖城 暨南大學教授 •024
■微 知 新江大學教授 •024

二輯 大膽說夢,吾輩努力
在這個夢裏,除隻看見共勞共享的快樂的平等景象外,沒有帝國主義者,沒有軍閥,沒有官僚,沒有資本傢,沒有男盜,沒有女娼,當然更沒有乞丐,連現在眾所認為好東西的慈善機關及儲蓄銀行等等都不需要,因為用不著受人哀憐與施與,也用不著儲蓄以備後患。

■梁漱溟 著作傢 •027
■謝六逸 復旦大學教授 •027
■巴 金 小說傢 •028
■周宜適 讀者 •029
■張水淇 上海銀行 •029
■索 非 開明書店編輯•030
■盛止戈 鎮江民政廳 •030
■陳翰笙 社會科學研究所主任 •031
■硃隱青 上海法學院教授 •031
■張申府 清華大學教授 •032
■張競波 讀者 •032
■戴藹廬 《銀行周報》主筆 •033
■王季玉 蘇州振華女學 •034
■李青崖 著作傢 •034
■穆藕初 實業傢 •035
■張若榖 《大晚報》記者 •035
■諸青來 光華大學教授 •036
■武思茂 著譯傢 •037
■顧頡剛 燕京大學教授 •038
■武育乾 上海市政府參議 •039
■盛 成 北京大學教授 •040
■鄒韜奮 《生活周刊》主編 •041
■孫福熙 國立藝術學院教授 •042
■李聖五 行政院參事 •042
■洪 業 燕京大學教授 •044
■羅叔和 上海文庫編輯 •045
■硃自清 清華大學教授 •046
■鄭曉滄 浙江大學教授 •047
■嚴紱葳 大中中學教員 •048

三輯 天馬行空,夢想無界
如果有一個乞丐,如果有不識字而無均等機會去求學以發揮他的天纔的人存在,決不是我夢中的中國。

■柳亞子 中央監察委員 •052
■滕白也 燕京大學教授 •052
■謝冰瑩 女作傢 •053
■鬱達夫 小說傢 •054
■査士元 翻譯傢 •055
■鬍 適 學者 •056
■顧鳳城 光華書局編輯 •057
■範壽康 安徽大學教授 •057
■徐悲鴻 藝術傢 •058
■吳嵩慶 鐵道部科長 •058
■章剋標 《時代畫報》編輯 •059
■韋叢蕪 天津女子師範學院教授 •059
■錢君匋 圖案畫傢 •060
■金 丁 讀者 •060
■衛聚賢 暨南大學教授 •062
■周憲文 中華書局編輯 •063
■伍遷耀 著作傢 •063
■老 捨 小說傢•064
■徐調孚 本誌文藝欄編輯 •064
■俞子夷 浙江大學教授 •065
■李石岑 暨南大學教授 •066
■何 法 讀者 •066
■戴應觀 教育部 •067
■伊羅生 讀者 •069
■顧均正 開明書店編輯 •070
■婁立齋 持誌大學學生 •070
■俞寰澄 銀行傢 •071
■區剋宣 暨南大學教授 •071
■李柏仁 讀者 •072
■嚴靈峰 《讀書》雜誌特約撰述員 •072
■高踐四 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院院長 •074
■梁園東 大夏大學教授 •075
■周毓英 讀者 •075
■艾逖生 《生活周刊》編輯 •077
■龔德柏 交通部總務科長 •077
■張君勱 燕京大學教授 •078
■趙叔雍 《申報》記者 •080
■茅 盾 小說傢 •081
■鬍健中 杭州《民國日報》記者 •081
■宋雲彬 開明書店編輯 •082
■趙何如 讀者 •082
■孫伯魯 讀者 •083
■薑解生 社會科學研究所 •083
■曾覺之 北平中法大學教授 •084
■陶孟和 北平社會調查所主任 •085
■俞平伯 清華大學教授 •086
■袁道豐 復旦大學教授 •087
■李權時 復旦大學商學院院長 •088
■俞 覺 徐州女子師範學校 •089
■周予同 安徽大學教授 •090
■周作人 北京大學教授 •091
■潘公弼 《時事新報》記者 •091
■張任天 浙江教育廳第三科科長 •092
■李宗武 北京大學教授 •093
■譚雲山 江灣立達學園 •094
■慕 潔 海關職員 •096
■吳研因 教育部科長 •097
■張耀曾 律師 •099
■張寶星 讀者 •102
■施蟄存 現代雜誌主編 •104
■張相時 暨南大學教授 •105
■黃守中 國立編譯館 •107
■漆琪生 暨南大學教授 •109
■黃華節 著譯傢 •110
■馮次行 浙江省立圖書館 •112
■淩夢痕 中央大學教授 •114
■馮自由 實業傢 •116
■陳 時 武昌中華大學教授 •117
■孫伏園 定縣平民教育促進會 •118
■楊一南 讀者 •119
■姚韻綺 杭州市立中學教員 •121
■錢嘯鞦 法政學院教授 •122
■傅東華 著作傢 •125
■謝扶雅 嶺南大學教授 •129
■夏丏尊 開明書店編譯所長 •130
■馬相伯 九四叟 •131
■洪 深 戲劇傢 •134


下篇 夢想的個人生活
先生個人生活中有什麼夢想?(這夢想當然不一定是能實現的。)

一輯 癡人說夢,心懷希冀
我希望每個傢庭都有住宅,每個口都有麵包,每個心都受教育,每個智慧都得著光明。

■巴 金 小說傢 •141
■謝冰瑩 女作傢 •141
■鬍 適 學者 •142
■羅文乾 外交部長 •143
■盛 成 北京大學教授 •143
■柳亞子 上海市通誌館館長 •144
■劉英士 南京國立編譯館 •144
■畢雲程 裕豐紗廠 •144
■汪漫鐸 中央大學研究所 •145
■索 非 開明書店編輯 •145
■周伯棣 大阪商科大學 •145
■滕白也 燕京大學教授 •146
■謝六逸 復旦大學教授 •146
■章剋標 《時代畫報》編輯 •146
■吳嵩慶 鐵道部科長 •147
■葉聖陶 《中學生》雜誌編輯 •147
■吳研因 教育部科長 •148
■許晚成 上海女子中學 •148
■老 捨 小說傢•148
■顧鳳城 光華書局編輯 •149
■範壽康 安徽大學教授 •149
■戴藹廬 《銀行周報》主編 •150
■俞子夷 浙江大學教授 •150
■張申府 清華大學教授 •150
■鬍鞦原 神州國光社編輯 •151
■韋叢蕪 天津女子師範學院教授 •151
■茅 盾 小說傢 •152
■陳翰笙 社會科學研究所主任 •152
■伊羅生 讀者 •152
■俞寰澄 銀行傢 •153
■周憲文 中華書局編輯 •153
■穆藕初 實業傢 •153
■錢君匋 圖案畫傢 •154
■李石岑 暨南大學教授 •155
■徐調孚 本誌文藝欄編輯 •155
■李青崖 著作傢 •156
■顧均正 開明書店編輯 •156
■宓汝卓 南京《人民晚報》編輯 •156
■顧頡剛 燕京大學教授 •157
■王季玉 蘇州振華女學 •157
■周毓英 讀者 •158
■徐伯璞 山東正誼中學教員 •159
■婁立齋 持誌大學學生 •159
■彭芳草 《讀書》雜誌特約撰述員 •160
■高踐四 江蘇省立民眾教育學院院長 •160
■韋息予 著作傢 •160
■諸青來 光華大學教授 •161
■硃隱青 上海法學院教授 •161
■張寶星 讀者 •161
■曾仲鳴 鐵道部次長 •162
■邵塚寒 大晚報記者 •162
■梁園東 大夏大學教授 •162
■周榖城 暨南大學教授 •163
■宋雲彬 開明書店編輯 •163
■周 還 法政學院教授 •163
■洪 業 燕京大學教授 •164
■曾覺之 北平中法大學教授 •164
■袁道豐 復旦大學教授 •165
■俞 覺 徐州女子師範學校 •166
■樓適夷 新聞記者 •167
■譚雲山 立達學校教員 •167
■章乃器 浙江實業銀行 •168
■鬍健中 杭州《民國日報》記者 •168
■武思茂 著譯傢 •169
■江學淹 讀者 •169
■李權時 復旦大學商學院院長 •170
■羅叔和 上海文庫編輯 •170
■張锡昌 讀者 •171
■馮自由 實業傢 •171
■施蟄存 《現代》雜誌主編 •172
■章衣萍 新世紀函授學社社長 •172
■微 知 浙江大學教授 •173
■鄭曉滄 浙江大學教授 •173
■洪 深 戲劇傢 •173
■潘公弼 《時事新報》記者 •174

二輯 人生如夢 言者無罪
夢想著一種真誠友愛的“群的生活”,這裏沒有虛僞,比白紙還純潔的許多心,集閤著,永遠的集閤著。想在這短促的人生的旅途上,努力著應做的一些事。

■徐悲鴻 藝術傢 •177
■曹聚仁 暨南大學教授 •178
■鄒韜奮 《生活周刊》主編 •179
■孫福熙 國立藝術院教授 •179
■鬱達夫 小說傢 •180
■衛聚賢 暨南大學教授 •180
■倪文宙 中華書局編輯 •181
■査士元 著譯傢 •181
■張水淇 上海銀行 •182
■金 丁 讀者 •182
■區剋宣 暨南大學教授 •183
■茅震初 晨報記者 •183
■硃自清 清華大學教授 •186
■顧森韆 讀者 •186
■龔德柏 《救國日報》編輯 •187
■嚴靈峰 《讀書》雜誌特約撰述員 •187
■俞平伯 清華大學教授 •188
■艾逖生 《生活周刊》編輯 •188
■趙叔雍 《申報》記者 •190
■何思敬 中山大學教授 •190
■薑解生 社會科學研究所 •191
■陳乃乾 南洋中學圖書館主任 •191
■竹 友 讀者 •192
■鄭洪年 暨南大學校長 •192
■張耀曾 律師 •193
■慕 潔 海關職員 •194
■黃守中 國立編譯館 •195
■陳 時 武昌中華大學教授 •196
■姚楚英 新加坡南華女學校 •196
■淩夢痕 中央大學教授 •197
■楊杏佛 中央研究院總乾事 •198
■俞頌華 國立上海商學院教授 •198

記者的讀後感/ 吳景崧 •199
後記  聽說夢 / 魯迅 •20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自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把走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思想,中国大地上就掀起了关于中国梦的讨论热潮。 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  

評分

织梦者 ——《1933,聆听民国》,TA们曾有梦   对于每一个学生仔来说,“中国梦”这个词语已经变成了一个头痛而又泛滥的名词。文科生尤甚:政治用上了,思想品德上也在讨论,语文作文更加不用说,材料换了千百遍,题目核心永不变……承认“中国梦”对于一个正在陷入迷茫的...  

評分

八十年前的中国梦《1933聆听民国》 曾经有人问鲁迅,一百年以后中国会怎么样?鲁迅说一百年以后和现在差不多,看不到中国的希望。鲁迅的眼睛很毒,的确中国今天和民国相比,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就是这三十年的变化也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人的预想,可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  

評分

织梦者 ——《1933,聆听民国》,TA们曾有梦   对于每一个学生仔来说,“中国梦”这个词语已经变成了一个头痛而又泛滥的名词。文科生尤甚:政治用上了,思想品德上也在讨论,语文作文更加不用说,材料换了千百遍,题目核心永不变……承认“中国梦”对于一个正在陷入迷茫的...  

評分

花了一天半的功夫读完了《1933,聆听民国》这本书,这是著名的《东方杂志》在1932年岁末策划的“新年的梦想”活动。虽然宣称应征梦想的为140余位文化精英,但实际上并非都是所谓“精英人物”,也有不少普通人。至于所言及的梦想,一方面体现了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  

用戶評價

评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曆史總是驚人的重復

评分

我之所以討厭這種“百傢言”式的文獻匯編,原因並不在於其質量,而是發行方過於難看的吃相——隨便拉齣這裏麵的一個人都是研究探討的論爭富礦,可梨園也有句老話,“角多瞭不成戲”,文獻亦然

评分

不想看下去係列

评分

難得的民國資料 書是好書 隻是感覺注釋不夠詳細罷瞭

评分

中國嚮來如此,工農階級的脊梁,知識分子的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