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中国梦”的讨论很热烈,其实早在80年前,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创刊近三十年、久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就曾围绕此话题发表过一组文章。
1932年11月1日,杂志主编胡愈之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函400余份,提出两个问题:
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请描写一个轮廓或叙述未来中国的一方面)?”
二是“先生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梦想(这梦想当然不一定是能实现的)?”
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其中部分是《东方杂志》的读者。
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总第三十卷第一号)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不算以漫画形式做“梦”的丰子恺)。半个月后,第2号又以“梦想补遗”收入了梁漱溟、朱自清二人的复函。
这些作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包括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郁达夫、老舍、叶圣陶、胡秋原、陈翰笙、张申府、严灵峰、邹韬奋、周谷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楼适夷、宋云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顾颉刚、施蛰存、周作人、杨杏佛、孙伏园、洪深、傅东华、马相伯、林语堂等,几乎网罗了当时的文化界名流。
因此,这期专栏“虽然不能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人的"梦",但是至少可以代表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梦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精英界的思想趋向,值得仔细品味。在上述名家形形色色的梦想中,流露出来的最迫切愿望就是实现民族复兴。这是与其身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面对当时战乱频仍、兵燹不断的时局,有识之士怎会不深深担忧?本书图文并茂,首次向广大读者展现老一辈中国人的热切梦想。
林语堂、梁漱溟、胡适、柳亚子、徐悲鸿、郑振铎、巴金、郁达夫、老舍、叶圣陶、胡秋原、陈翰笙、张申府、严灵峰、邹韬奋、周谷城、陶孟和、俞平伯、何思敬、楼适夷、宋云彬、章乃器、茅盾、周予同、顾颉刚、施蛰存、周作人、杨杏佛、孙伏园、洪深、傅东华、马相伯等。
文/商容荣 还是先说说我的梦想吧:我的梦想是做一只吃了睡睡了吃的猪,不必为生活奔波,醒来以后可以自由的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做一份爱心午餐给我亲爱的女儿。而我的女儿也不用受什么“潜规则”限制,因为没钱送礼而被音乐学院拒之门外,可以凭着自己的真...
评分文/友竹 《1933,聆听民国》收集了142位生活于民国时期的中国人的梦想。根据记者先生的统计,142位应征者中以中等阶级的自由职业者为最多,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贵族”。对于此种结果,记者表示相当失望。但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能够相对自由发声的总是数量有限的一批人,...
评分花了一天半的功夫读完了《1933,聆听民国》这本书,这是著名的《东方杂志》在1932年岁末策划的“新年的梦想”活动。虽然宣称应征梦想的为140余位文化精英,但实际上并非都是所谓“精英人物”,也有不少普通人。至于所言及的梦想,一方面体现了仁人志士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
评分久被尘封的梦想与呐喊,值得一读,傅国涌先生的文章曾提及: 尽管有着种种的遗憾和局限,毕竟那么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参与了做"梦",那是一个个足以跨越时代的梦想,八十年后依然令我为之驻足、为之动情,也让我在回望旧梦时,进行一次新的反思。知识分子的梦想并不始于1933年,...
从民国历史找我们的世界,从世界找寻我的位置!
评分我的中国梦
评分这才叫“20世纪的中国梦”,当然,主要是知识分子的中国梦,跟官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读下来会发现有些yy近乎扯淡,比编小说还恶心,倒是那些跟我一样对所谓“梦”的憧憬毫无兴趣的评论还比较合我的意。看到结尾,鲁迅先生登台,果然气势压倒全场——闹了半天,原来整本书的内容是为他的杂文《听说梦》作注解啊。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只有回到当时的语境,重审时人的心态,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住那个时代的特点
评分我之所以讨厌这种“百家言”式的文献汇编,原因并不在于其质量,而是发行方过于难看的吃相——随便拉出这里面的一个人都是研究探讨的论争富矿,可梨园也有句老话,“角多了不成戏”,文献亦然
评分我常常对民国一代大师们带有玫瑰色的梦幻滤镜,今日观其精英之思想也不过众生云云,唯有少数人清醒而独立。“中国梦”的讨论,一曰无阶级矛盾的集体主义,无侵略的主权国家;二曰则叹息痛恨与国魂之腐败、精神之萎靡,未来当要改良精神,教育新生;三曰把希望寄托于政权之中,中华民国亦或是社会主义。我总感觉梦想仅是幻想罢了,无非是成为现阶段他人他国所拥有的良好状态,亦或是寄托于完整之人性,或未背离理论怪圈。 看到许多先人的发声,心中总有悲悯生出。他们在民国初幻想1933的美好梦境,却发现几十年后幻想出的只是中国的噩梦。那些屈死的、无力而死的、无意义而死的大师终于还是毫不悔恨地、带有牺牲精神的成为了时代的奠基,成为了一代难忘的风骨。我仅是感慨一代风华已逝,我们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祖国任何时候都期望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