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法国小说家、医生,真名路易·费迪南·戴都什。生于上塞纳省。当过商店学徒,一战时入伍受伤。战后入大学攻读医科,毕业后参加国际联盟医疗调查工作。1928年在巴黎郊区市立医院工作,同时写作他的代表作《茫茫黑夜漫游》。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因战争、贫困、恶俗、偏见、色情、疾病而扭曲的形象。在那变动空前、万花缭乱的时代,他以夸张的手法抨击人与人之间炎凉冷酷的关系,从既成秩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到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无一不是他彻底否定和无情鞭挞的对象。这部小说在1932年出版时震动法国文坛,获雷诺多文学奖。
塞利纳代表作,1932年一经推出就享誉文坛。通过主人翁几十年阴暗的人生旅程,暴露出整个世界处处是沉沉的黑夜,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写得最为真切、最令人心碎的作品”。塞利纳对人对己毫不留情的解剖,幻觉史诗式的笔触,既抒情又俚俗、既雄辩又鄙陋乃至刻毒的语言表达,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塞利纳风格。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3938.html 我们的躯体由动荡不安、平凡无奇的分子构成,每时每刻都在反抗生存这种痛苦的闹剧。我们那些可爱的分子,都希望尽快在宇宙中消失!它们感到痛苦,因为它们只是“我们”,而不是无限。 当我们被限定在引号里,它其实逃离...
评分夜晚。 上空星星斑点,笼罩在城市的星星斑点。无雨无风也无云。一到晚上就想起那个传说,人死后会成为天空中的一颗星星。地上的人看到星星会记忆起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很多人。但记忆不是一直的,星星却一直在,一直在春夏秋冬的夜里闪烁,看到看不到都在闪烁。很远很远的星星经...
评分 评分如果按主人公的生活,将此书按战争中,战争后,分为两本,还真的是不错的选择。 全书中,整个前半本写得很精致,体现出作者的才华,语言尖刻,情节紧凑。 后半本,似乎没有什么主题,散乱,流水账似的生活,散光的语言微乎其微,反而降低了整本书的格调。 不论什么,在最好的时...
评分这本书我比较欣赏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的营造能力,这里的语言风格有着自己的特色,有些放荡的口语,令人感受到随处鄙视无趣漫无活力的语言格力,这种语言风格跟想表达的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人感觉置身其境,没有阅读的隔阂,跟网络上的那种肆无忌惮的语言是完全不同...
也是话痨代表作。觉得完全可以分成三部。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这本这么极致的下流会有中译很神奇呀 洗脑GJ 随意记事写龙套往往又是神来之笔(就那种你完全想不到这个作者脑子里还有这道弯hhhh (憧憬 认同感加成 大概会是短期内学习对象了(圈粉)
评分利用周末读完。很难对这种作品产生感情,大概是这种口味太现代了:谁把人的境况说得最惨,谁就取得胜利。但这是本好书,艾伦布鲁姆似乎很推崇,“将器官及其各种表现衍生成爱和美好之物是彻头彻尾的虚伪的产物。”——卢梭的伟大设计——升华——是一种失败。
评分黑夜茫茫慢慢游
评分先生们女士们,也不是要那么恶毒又伤感就成了流浪汉,最后所有人都会成为流浪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