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到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本书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古时有个秀才,胸中文墨不多,写文章急的抓耳挠腮也写不出几个字,秀才娘子看见了,说“看你们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秀才说“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本来就有呀,我写文章是肚子里没有,更加难”。若以题材的有无来衡量写文章的难易,游记是很好写的...
评分我在读无知的游历,都到了俄国的部分,有些感慨,俄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也许很多国人仅仅知道苏联,知道苏维埃共和国的故事,而对于其余的部分也许是不得而知,其实我也一样的,直到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俄国的书与画展,似乎感觉到了俄国是一个与欧洲紧密相联的国...
评分这一次,我们从头说起。 1. 陈丹青出生于共和国诞生后的第四年,在上海闹市区石门一路的石库门弄堂里长大。此后多年,当陈丹青抛出响亮的“民国范”,在各地讲座谈到往日种种,具体的细节脉络便在这里。对过人家的日常生活,叔叔伯伯的行事派头,一点一滴还留存着民国痕迹。...
评分以前就看过陈丹青的书,大多是关于美术,博物馆,城市面貌,还有一些有关社会的尖锐批评,读着还是有些酣畅的,毕竟尖锐得指出中国各种问题还能出版的文字不多。可是无知的游历却让我有些失望,全书除了他对艺术(也就是他的领域,油画,壁画等)的描写比较好看外,那些“游记...
评分陈丹青是在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里认识的。这书也是第一次看他所写的书,很有“视野及深度”。 <“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古人的,今人的,我们上学时读过不少。中国式游记的“中心思想”是寄意山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一开始,山水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有道...
俄罗斯那篇最棒。这种书一定要去过实地,读起来才知道意义何在
评分世界各国,我喜欢的国家都是不太甜美的(所以英法美好则好矣,非我良配),最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脾气,照这个标准看下来,陈老师这本书里的土耳其、俄罗斯、德意志、匈牙利全中。记得陈老师上《锵锵三人行》,谈了好多期俄罗斯,也多有精妙之论。游记这种东西,当然要在“我来我看见”之外,多些知识和思考,从这个角度,书名中的“无知”二字极为恰当。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若不懂得自身的谦卑,明白人类的渺小,那么这趟远行也是白瞎了。陈老师态度恭谨,文笔优美,整本书赏心悦目。
评分陈的语感好,善用大词,听起来铿锵,似有未尽之意,但经不起琢磨。谈本行(油画,湿壁画)的较好,不过还是艺术里“人文——宗教”的老话,能说得漂亮也是本领。
评分即将前往土耳其,是很好的指南,虽不全面,但有深度。关于苏俄,触及太多历史,中年人特有的情怀,不能体会很多。奥匈音乐国度,无限向往的李斯特家园。目之所及无不想到中国现状,并敢于讲出真话。
评分这是一本不好嚼的游记,待我日后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