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到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本书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这一次,我们从头说起。 1. 陈丹青出生于共和国诞生后的第四年,在上海闹市区石门一路的石库门弄堂里长大。此后多年,当陈丹青抛出响亮的“民国范”,在各地讲座谈到往日种种,具体的细节脉络便在这里。对过人家的日常生活,叔叔伯伯的行事派头,一点一滴还留存着民国痕迹。...
评分 评分慧子/文 什么样的游记才是好游记,是我这两天在阅读过程中浮脑海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好的游记需要文笔、见识与情怀的完美融合,也需要作者本人的真诚与热情。但是游记之所以吸引人们去写作、去阅读,其核心灵魂又似乎具有一种区别于一般散文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什么...
评分早在高中的时候就接触过几部陈丹青的书,陈丹青的书名总是取得很谦虚:《荒废集》《退步集》《草草集》等。这次干脆以无知命名,虽然已经因为前几本书名和内容的反差有所心理准备,可是看书的时候,也会想,这要算是无知,那我等岂不是要划归蒙昧? 《无知的游历》...
评分即将前往土耳其,是很好的指南,虽不全面,但有深度。关于苏俄,触及太多历史,中年人特有的情怀,不能体会很多。奥匈音乐国度,无限向往的李斯特家园。目之所及无不想到中国现状,并敢于讲出真话。
评分陈丹青写游记到底跟那些个小年轻是不一样的
评分即将前往土耳其,是很好的指南,虽不全面,但有深度。关于苏俄,触及太多历史,中年人特有的情怀,不能体会很多。奥匈音乐国度,无限向往的李斯特家园。目之所及无不想到中国现状,并敢于讲出真话。
评分第一段写“伊斯坦布尔。破晓时分。从机场驶入市区途中,曙色初动。旅馆登记毕,出外抽烟,古城的小街,鹅卵石路面,店户人家停在清早的静谧中,天色徐徐转为青白——蓝色清真寺巍然在望,照耀全寺的夜灯犹未熄灭。”写的就是我每一个旅途开始,或者每个旅途中新到一站的心情啊。
评分这本书倒是超乎预期,谈土耳其的清真寺、东正教镶嵌画、希腊遗迹,谈莫斯科、圣彼得堡、俄罗斯文学,谈德匈一带的小镇、李斯特、浪漫主义音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