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專門研究19世紀時期清王朝統治中國鄉村的政治體係,特色在於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探討清王朝對鄉村政治統治體係的設置、理論和實際運作情況。
蕭公權(1897-1981)
是著名的歷史學傢與社會學傢,中央研究院院士,1926年於康乃爾大學哲學係獲得博士學位,1928-48年間,曾先後在大陸各名校教學,1949年應邀來颱,在臺灣大學講學,後齣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訪問教授,並轉為專任教授19年,講授中國政 治思想、中國社會製度以及中國政治思想及製度等課程。著有《小桐陰館詩詞》、《政治多元論》、《中國政治思想史》、《翁同龢與戊戌維新》、《康有為研究》、《憲政與民主》、《跡園文錄》等書。
譯者簡介
張皓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係教授。
張升
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係教授。
本书研究了19世纪清王朝在中国乡村的控制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 作者认为,在传统专制国家,统治者、官僚、民众之间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皇帝们借助各级官僚(包括乡绅)建构的,对乡村民众的控制大厦,看似巍然不动,实则弱不禁风。一旦遭遇环境变化(如自然灾害...
評分谁知道这本书为啥迟迟未出? 不是标的2月出版?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評分 評分祖師爺經典必備。本書專門研究19世紀時期清王朝統治中國鄉村的政治體係,特色在於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探討清王朝對鄉村政治統治體係的設置、理論和實際運作情況。
评分完整的提供瞭清代地方控製與生存的研究,作者所用的全部屬於傳世材料,相比於後來學者藉助滿鐵檔案、南部縣檔案等慢慢的復原,作者用紮實的清代官方典製記錄、材料、各種文集,卻能拼湊齣一副宏大的鄉村史,難得。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是,相比於各種認為“皇權不下縣”或縣下自治的論述,作者通過真實的復原呈現齣地方的真空,純粹是行政體係不完整的結果,是清代皇權能力所限,而絕非一種所謂的鄉村自治或鄉村民主、自主。我想這個觀點足以piapia地扇各種儒傢民主幻想傢和各種社會學研究的臉瞭。
评分前半本好過後半本
评分購於JD聯經,時見校對訛奪,幾疑盜版。 材料來路不以奇崛蹈險僻,搜羅剔抉求為持平之論,所謂平準乃止,止後能觀,觀則有術,自見其瀾——治學可謂大傢氣象。惟其涵容密緻,譯筆卻失枯槁,讀來略損興味。
评分入門讀物。有部分校訂和翻譯錯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