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的政治

粵語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文潔華 編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
价格:HKD90.00
装帧:
isbn号码:978962996589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政治学
  • 语言学
  • 香港
  • 社会学
  • 粵語及書寫
  • 文化人類學
  • 粤语
  • 社會史
  • 粤语
  • 政治
  • 语言
  • 文化
  • 社会
  • 香港
  • 方言
  • 身份
  • 认同
  • 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隨著香港劇烈演變的社會歷史境況,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香港多元族群文化譜系中,粵語呈現出主流文化符號的強勢權力,同化或排斥異質語言及其維繫的人群。

本書聚焦粵語在香港的歷史發展,從語言的媒介再現、日場操演和政治意涵三個向度,探索邊城香港中語言的政治與變遷,擴展香港研究的文化框架和研究範疇。

作者简介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隨著香港劇烈演變的社會歷史境況,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香港多元族群文化譜系中,粵語呈現出主流文化符號的強勢權力,同化或排斥異質語言及其維繫的人群。

本書聚焦粵語在香港的歷史發展,從語言的媒介再現、日場操演和政治意涵三個向度,探索邊城香港中語言的政治與變遷,擴展香港研究的文化框架和研究範疇。

目录信息

目 錄
文潔華/前言 vii
粵語再現:流變的文本
朱錦鸞/鄧惠麟與廣東文脈在香港的流傳 3
余少華/「師娘腔」南音承傳人與港澳文化 21
黃仲鳴/抗戰後香港的粵語小說 43
盧偉力/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功夫片的文化想像 65
鄭威鵬/香港當代粵語劇場的表演性 81
戚夏蕙/Cantopop 的廣東話:小市民心聲 95
粵語大眾:本土、移民與少數族裔
陳錦榮/不陌生的陌生人:香港少數族裔的陌生化 117
梁旭明/多元教育與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中文 133
何偉業/香港的印尼傭工與粵語文化 153
陳允中/香港有標準廣東話嗎? 163
梁漢柱/廣東話與香港社區組織 171
粵語聲張:語言、身份與文化政治
鍾寶賢/國語運動與大戰前後的香港粵語電影業 187
馬傑偉/本土教學與研究的語文政治 213
許寶強/廣東話授課與情感的教育 227
作者簡介 24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评分

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6年4月號(總第154期) 作為身分政治工具和文化角力體現的粵語,近年來呈現出愈加複雜的脈絡和態勢。一方面,面對普通話的強勢滲透,粵語文化在多個場域不斷退守;另一方面,本土意識的興起又將語言保育引入公共視野;同一時刻,在多元族群文化譜...

评分

﹣相比起《香港嘅廣東文化》一書,雖然都是文潔華教授編,並都因為2013年浸會一個關於本土文化的學術會議出來的書,這一本由中文大學出版的《粵語的政治》水準就高很多。起碼每一篇文章都是有份量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有的更有詳細的研究作為基礎。 ﹣個人十分喜歡余少華一...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从总体的研究深度和质量来说,2-3星不为过,但从启发性来讲,4星可以,香港学者这种本土化和身份认同的思考让我想起粤方言研讨会,因为敏感和边缘,字里行间更多是表达一种情绪和希冀,少有深入地解剖、反思社会和自己,尤其喜欢梁旭明和梁汉柱两位老师的研究,马杰伟和陈锦荣的视角给予了我很多启发,这种文集还是可以翻翻的

评分

主要还是关注文化保育议题,从各种方面入手,比如对语言教育的现状探讨等。这个豆瓣封面P得像模像样,语词偷换,与书中一些论调相映成趣

评分

总体比较浅,但好在有趣。黄仲鸣写抗战后方言文学,陈允中写语言与基层政治动员(此文竟然用粤语写就),钟宝贤写1930-1950年代粤语电影三文精彩。

评分

和期待的有挺大不同

评分

和期待的有挺大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