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桂先生口述史

李方桂先生口述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方桂
出品人:
页数:233 页
译者:王启龙
出版时间:2003年9月1日
价格:1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0695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李方桂
  • 回忆录
  • 口述史
  • 传记
  • 音韵学
  • 历史语言学
  • 语言学史
  • 李方桂 口述史 历史人物 语言学 学术传记 中国学者 教育史 口述档案 人文研究 个人经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方桂(1902-1987)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1924年由清华学堂赴美留学,先后爱教于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著名语言学大师;回国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并当选为首届院士。其后,留美执教哈佛、耶鲁、华盛顿大学等名校二十多年。他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有开创之功,历史比较语言学、汉语历史音韵学以及北美印第安语研究方面均有杰出贡献,被誉为“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本书是李方桂先生晚年留下的口述史记录,生动记述了他的生平经历和学术事业,其中对20世纪语言学的演进多有反映。本书可供语言学专业师生,以及中国现代学术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乔治·泰勒)
李方桂口述史计划(马尔卡·卡尔)
采访札记(陈宁萍)
采访札记(罗仁地)
第一章 在中国度过的童年时代和接受的教育
一、1912-1924年:在北京读书
二、决定攻读语言学
第二章 1924-1929年:在欧美接受的大学及相关教育
一、1924-1926年:密执安大学
二、1926-1928年:芝加哥大学
(一)布龙菲尔德和萨丕尔的教学方法比较
(二)1927年:在加州进行的印第安语田野调查工作
(三)布龙菲尔德、萨丕尔、博阿斯及其他人田野调查方法的比较
(四)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
(五)1928年:哈佛半年
(六)1929年:旅欧三月
三、1929年:在加拿大旅行,调查赫尔印第安语
第三章 1929年-1972年:在中国搞科研、在美国搞教学
一、1929年:回到中国
二、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三、1930年:在海南岛做研究
四、决定研究傣语
五、1933-1934年:去泰国学习傣语
六、1934年:研究广西台语方言
七、翻译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
八、1937-1939年:在耶鲁大学任教
九、1939-1946年:回到中国从事科研和教学
十、1946年-1948年:哈佛大学任教;1948年-1949年:耶鲁大学任教
十一、1949-1969年:华盛顿大学
十二、1969年-1977年:夏威夷大学
第四章 中外语言学家(及著名学者)的回顾与评介
一、蔡元培
二、胡适
三、赵元任
四、傅斯年
五、丁声树
六、周祖谟
七、张琨
八、王力
九、钱穆
十、傅懋勣
十一、马学良
十二、周法高
十三、李壬癸
十四、张贤豹
十五、威廉·格德尼
十六、罗杰瑞
十七、詹姆斯·马提索夫和保罗·本尼迪克特(白保罗):有关方法论的评论
十八、玛丽·哈斯
第五章 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主导原则和方法论的讨论
一、比较法
二、方法论
三、规则系统
四、李教授谈自己的研究方法及其对语言学的贡献
五、借词
[高本汉著作评析]
六、关于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性质
(一)关于上古汉语复辅音
(二)关于原始方言的重构
七、关于台语研究及台语与闽粤方言的联系
第六章 李教授的家庭与事业状况
一、家庭
二、荣誉学位
三、嗜好
附录
李家致亲友的报丧信
介绍李太太徐樱女士的两部书
1978年首次回国
1983年再次回国
追忆李方桂先生(柯蔚南)
“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丁邦新)
高山仰止——长忆李方桂先生(王尧)
李方桂先生简历(1902-1987)
李方桂先生著作年表(1930-198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比较法(comparative method) 罗:李教授,您觉得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您这些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 李:我所做的,主要是运用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不同系属的语言。其中之一就是美洲印第安诸语言,其次是汉语,再次就是傣语支语言。由于这些不同...  

评分

一、比较法(comparative method) 罗:李教授,您觉得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您这些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 李:我所做的,主要是运用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不同系属的语言。其中之一就是美洲印第安诸语言,其次是汉语,再次就是傣语支语言。由于这些不同...  

评分

此書為《李方桂全集》第13卷。200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曾 將此書納入該社《學林憶往叢書》出版(李方桂),出版前,李林德對相關表述,尤其是人名地名進行了校訂。此次出版,又採納了羅仁地(Randy LaPolla)的校改意見,又由徐榮校對一過,并改用繁體。 與《學林憶往叢書》本不...

评分

一、比较法(comparative method) 罗:李教授,您觉得自己在语言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您这些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 李:我所做的,主要是运用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不同系属的语言。其中之一就是美洲印第安诸语言,其次是汉语,再次就是傣语支语言。由于这些不同...  

评分

此書為《李方桂全集》第13卷。2003年,清華大學出版社曾 將此書納入該社《學林憶往叢書》出版(李方桂),出版前,李林德對相關表述,尤其是人名地名進行了校訂。此次出版,又採納了羅仁地(Randy LaPolla)的校改意見,又由徐榮校對一過,并改用繁體。 與《學林憶往叢書》本不...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罗仁地应该问一下李方桂之所以会选择非汉语而不是汉语方言研究,有没有因为不想和赵元任撞车的缘故?以他俩所接受的扎实学术训练,这两个领域谁做谁就是老大。不得不说李方桂在密大安娜堡分校接受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的训练太扎实了——这个老师阵容也实在太豪华了。李方桂对藏语碑铭的研究为上古汉语复辅音假说——如今已是普遍常识——作用不小,否则仅凭郑张尚芳(也是奇人),怕难以和国内学阀(我就不点名了,梅祖麟为此可是惹出了腥风)抗衡。不过,虽然李方桂的语言学素养或者说元语言学素养非常深厚,比今日绝大多数靠汉语语法混饭的博导都强,但对乔姆斯基和格林伯格的颠覆还认知不足。最后说一句,国内大部分知识分子只知赵元任不知李方桂(比如画清华四大导师的陈丹青),真是不应该的。李方桂的书极其扎实,只可惜要摆脱汉族中心才能看。

评分

用方言老师的话说就是,现代汉语语言学里的大师除了赵元任、李方桂跟罗常培,再没有第四个。

评分

其实罗仁地应该问一下李方桂之所以会选择非汉语而不是汉语方言研究,有没有因为不想和赵元任撞车的缘故?以他俩所接受的扎实学术训练,这两个领域谁做谁就是老大。不得不说李方桂在密大安娜堡分校接受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的训练太扎实了——这个老师阵容也实在太豪华了。李方桂对藏语碑铭的研究为上古汉语复辅音假说——如今已是普遍常识——作用不小,否则仅凭郑张尚芳(也是奇人),怕难以和国内学阀(我就不点名了,梅祖麟为此可是惹出了腥风)抗衡。不过,虽然李方桂的语言学素养或者说元语言学素养非常深厚,比今日绝大多数靠汉语语法混饭的博导都强,但对乔姆斯基和格林伯格的颠覆还认知不足。最后说一句,国内大部分知识分子只知赵元任不知李方桂(比如画清华四大导师的陈丹青),真是不应该的。李方桂的书极其扎实,只可惜要摆脱汉族中心才能看。

评分

羡慕,有些我向来喜爱的干货,校对不怎么样,张继表!

评分

鱼和鸡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