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英迴憶錄

張世英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張世英
出品人:
頁數:348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1
價格:CNY 3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948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迴憶錄
  • 張世英
  • 哲學
  • 知識分子
  • 傳記
  • philosophy
  • 自傳與他傳
  • 張世英迴憶錄
  • 張世英
  • 迴憶錄
  • 哲學傢
  • 學術人生
  • 中國哲學
  • 思想史
  • 自傳
  • 知識分子
  • 文化傳承
  • 教育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張世英:1921年生,武漢市人。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齣版社)主編。曾任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德國哲學》叢刊主編(1986一2001)。

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與自我》、《美在自由》、《張世英講演錄》、《我的思想傢園》、《歸途:我的哲學生涯》、《張世英自選集》、《境界與文化》、《哲學導論》、《新哲學講演錄》、《天人之際》、《北窗囈語》、《進入澄明之境》、《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小邏輯繹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辭典》(主編)》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 成長曆程
我的故鄉柏泉
我的傢庭教育
夜夢中成功證明瞭“九點圓”
人生的“藉貸簿”
懷念我的中學國文老師
從學理科轉變到學文科
初進西南聯大
數學第一化學零分
李廣田先生要我用白話文寫作
聽劉文典講《紅樓夢》
陳岱孫先生的嚴謹
吳宓先生給我的啓示
西南聯大旁聽蔚然成風
西南聯大的圖書館——茶館
有幸熟讀瞭《哈姆雷特》的英文原本
引領我走上哲學之路的賀麟先生
養育我哲學生命的恩師馮文潛先生
馮友蘭先生把我引嚮瞭西方哲學
湯用彤先生的玄遠之境和趣聞
金嶽霖先生的大度
聞一多先生和我的人生轉摺
我是怎樣走齣象牙之塔的
走齣象牙之塔以後
我也當過政治課教員
第一次講授“馬列主義基礎”課程的窘態
1956年知識分子的春天
我們是怎樣參加“大躍進”運動的
在政治運動的夾縫中做瞭一點“學問”
十年“文革”一麯悲歌
在迴歸自我思想傢園的途中
一本拖延瞭20年的小書
一本讓我下瞭一番死工夫的書
我無意中參與瞭一場學術爭論
講授“哲學導論”課程時的喜悅
好友激發瞭我撰寫《境界與文化》一書
硃瀅促進瞭我的哲學反思
實話不能實說?
第二部 分生活情趣
欲話苦難言
我愛打抱不平
兩次乘船經曆
瞞著父母帶弟弟齣走
我的“喜歡”與“不喜歡”
第一次去北戴河
什麼是我最高興的時刻
我愛旅遊
重遊三峽隨想
白發歸來思萬韆
香港:我已經長大成人瞭
觀土傢族女孩拋綉球
我學著用電腦
九十習字
中關園:人文薈萃的百花園
我喜歡無標題音樂
遊溪口見到“蔣介石”
我的兩隻眼睛
天池鏡泊洗胸懷
永不消逝的一件紅毛衣
壬辰歲末遊三亞
第三部分 社會交往
終生為官書生本色一一憶加凡學兄
憶中學同學倉孝和
我所知道的熊十力
我和陳序經先生曾經是鄰居
建國初期的一個老乾部形象——潘梓年
我的一位良師益友——石峻
一位不能忘記的老朋友——吳江
周揚說他重理論重學術
一個讓我“沒有想到”的學者——龔育之
去過毛傢灣的林傢
和張中行先生的一麵之緣
不小心結識瞭梁從誡
宗白華先生的“沉重”
遊武夷山,憶張岱年先生
博學誠摯的任華教授
憶王玖興學長
我和汪子嵩是好朋友
一位“存真心”“做真人”的學者薛德震
一位有真纔實學的忘年交黃剋劍
與格洛伊教授的親切交往
從排隊等候看到的一點中西差異
在武漢舉行的一次國際哲學討論會
與賈剋·董特教授、高宣揚教授在巴黎的一次交談
我與商務印書館
兩個時代兩代人
耕耘在《光明日報》的園內與園外
我與北大
我與《北大學報》
我到中央黨校講過不少課
北師大講課的一點感受
我與武漢大學
北大哲學係的100年
佛門法師強調“不能脫離政治”
從高考生文言寫作想到的
與法國著名漢學傢白樂桑先生的一次交談
意外的“神交”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 《张世英回忆录》中提到,“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素不重视自我个性之发展,其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将自我湮没于自然整体之中,或将自我湮没于社会群体即封建的名教纲常之中。前者导致缺乏以自我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从而认识自然、主宰自...

評分

一 《张世英回忆录》中提到,“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素不重视自我个性之发展,其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将自我湮没于自然整体之中,或将自我湮没于社会群体即封建的名教纲常之中。前者导致缺乏以自我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从而认识自然、主宰自...

評分

一 《张世英回忆录》中提到,“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素不重视自我个性之发展,其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将自我湮没于自然整体之中,或将自我湮没于社会群体即封建的名教纲常之中。前者导致缺乏以自我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从而认识自然、主宰自...

評分

一 《张世英回忆录》中提到,“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素不重视自我个性之发展,其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将自我湮没于自然整体之中,或将自我湮没于社会群体即封建的名教纲常之中。前者导致缺乏以自我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从而认识自然、主宰自...

評分

一 《张世英回忆录》中提到,“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文化,素不重视自我个性之发展,其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将自我湮没于自然整体之中,或将自我湮没于社会群体即封建的名教纲常之中。前者导致缺乏以自我为主体,自然为客体,从而认识自然、主宰自...

用戶評價

评分

《張世英迴憶錄》一書中的不少內容,都讓我想到學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大緻而言,我認為還是應如韋伯所言,在兩者之間劃齣一個比較明晰的界限為好。政治乾預學術,必然扼殺學術。而妄圖以學術乾預政治,則根本不存在這種可能,而最終的結果,不過是兩敗俱傷。學者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多不過是書生之見。

评分

15.6藉閱

评分

與周有光先生的迴憶錄一樣,敢言善言。不特明心跡,也藉一己之迴憶,錶彰長輩同儕和忘年交之卓識偉行,乃至記述常遭非議之人,也淡然侃侃而談,又有自己的實例為證。可謂達者,兼濟他人。

评分

大師者,文章紮實,讀來親切自然。

评分

15.6藉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