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认为,与哈贝马斯、韦伯等诸多学者试图建构无所不包的抽象的现代性理论不同,三位学者的现代性研究是从破译现代性碎片的奥秘入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中透显的“现实的偶像性碎片”,克拉考尔《大众装饰》、《白领雇员》中表述的“无关宏旨的表面现象”,以及本雅明《拱廊街计划》中的“辨证意象”或“单子论”的阐述,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层面上救赎了最为细微的现代性痕迹。全书内容新颖,文字细腻,是一部从审美的,政治的或历史的方式解读现代性的佳作。
戴维·弗里斯比,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中国近年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
评分中国近年以来,我们多次遭遇现代性,反反复复地有过这样的深切体验: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体验塑造了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判断。现代性从西方到东方,从近代到当代,它是一个“家族相似的”开放概念,它是现代进程中政治、经济、...
评分那无处不见的奔波,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一切沉思和质朴的终结,他几乎会认为他所目睹的是文化被彻底毁灭,连根拔起的征兆。宗教的潮水已去,留下的是沼泽和水塘。国与国之间势不两立,恨不得食肉寝皮。人们毫无节制,盲目按照自由放任的原则来从事科学研究,粉碎并瓦解了一切...
评分在我们还未弄清楚现代性问题的时候,后现代概念就已经甚嚣尘上了。其实仔细想,现代性问题可能更切合中国目前的实际,从工业化的转变,人的自我认识的建立,到社会与个体的双向互动,都与一个世纪前西方开始的现代性反思更加贴近。《现代性的碎片》选择了齐美尔、克拉...
评分那无处不见的奔波,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一切沉思和质朴的终结,他几乎会认为他所目睹的是文化被彻底毁灭,连根拔起的征兆。宗教的潮水已去,留下的是沼泽和水塘。国与国之间势不两立,恨不得食肉寝皮。人们毫无节制,盲目按照自由放任的原则来从事科学研究,粉碎并瓦解了一切...
读的时候几度震颤,我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本雅明的那种灵韵,碎片化是现代性的一大特征,所有东西都被投入到这个巨大机器里一一搅碎,要想分析这种现代性,建立一种宏观的理论已无可能,反倒是这几位思想家,碎片的拾荒者,用诗意的方法引向了对现代性的无限想象,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韵,在资本主义社会无限的细节中,用弥赛亚之箭射断了作为统一连续体的历史,在那裂缝中个体在闪着光芒
评分克拉考尔部分写的好。本雅明部分就比较弱了,说来说去也没说清楚波德莱尔的讽喻。亮点在于勾连了三者的理论,尤其是克拉考尔与其他两者的关系。 另外我总觉得作者对尼采的永恒轮回的看法有点奇怪。
评分仔细读了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都是跳着读的。在阅读中感觉到了以后重新阅读齐美尔的必要。
评分“拾荒者”克拉考尔
评分克拉考尔部分写的好。本雅明部分就比较弱了,说来说去也没说清楚波德莱尔的讽喻。亮点在于勾连了三者的理论,尤其是克拉考尔与其他两者的关系。 另外我总觉得作者对尼采的永恒轮回的看法有点奇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