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贵族聂黑流道夫引诱了姑姑家的婢女卡邱莎,她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沦为妓女。在卡邱莎被指控谋财害命的审判中,聂黑流道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眼睁睁看着昏庸的法官判她流刑,他深受良心的谴责,决定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聂黑流道夫到监牢里探望卡邱莎,也遇到其他犯人,听到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慢慢察觉到在迷人、繁华的贵族生活外,世界充满压迫、痛苦和野蛮的行径,以前他是视若无睹的。他看见人们无缘无故被铐进枷锁、无缘无故被打、无缘无故被囚禁在地牢。这些片段犹如一格一格的底片在他眼前曝光。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描述了聂黑流道夫试图帮助卡邱莎脱离痛苦的经过,并着重描写了他内心对于赎罪的挣扎。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 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
【译者简介】
高植,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文学翻译家、作家。1932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曾任教于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1949 年后任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北京时代出版社编审。1930 年代末开始长期致力于托尔斯泰著作的翻译,1942 年由他翻译并经郭沫若校读的《战争与和平》由重庆的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以“高地”的笔名与郭沫若联署),此后多次再版重印。1940 年代他又陆续翻译出版了《复活》、《幼年·少年·青年》、《安娜·卡列尼娜》等托翁名著,并在1950 年代修订再版。
不敢说别的,毕竟人托老占领了“宽恕”、“善”这些道德制高点。总之我的感想是: ①逻辑不能一蹴而就,托老对人性的解析不够深刻,整部下来都以各式人物生平与以主人公思想活动为载体的说教为发展线索,以文学来说这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别是叙事时的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堪称一绝...
评分昨晚天气微冷,心情也微冷,蜷缩在床上看小说,看我放下很久的《复活》,不曾想,这本小说竟会使我的心掀起那样的狂澜。 可怜的叶赫留多夫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重新遇见卡秋莎,隔着沧桑曲折的人生,隔着苍茫的岁月,隔着时间织成的冰冷屏障,当年那个有着纯真眼神,相见最...
评分当我们以中国是文学教育的眼光定义小说时,《复活》简直是一部范本。当有人问起“什么是小说?”,或者更确切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小说时?”我们大可以说:“读读《复活》吧。”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因为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文学理论曾经很大程度上...
评分法庭往往是和平时期展示最激烈冲突的舞台,是人与人之间无数小规模战争的战场。枪炮轰鸣,有死有伤。看客们往往热衷于看这种自己不用付出代价的舞台战争片,以满足自己兽性的欲望。聂赫留朵夫便是众看客之一。然而当他惊觉自己也是这场战争的要角时,一切都变了。 沉睡在泥滩...
评分至少结局我很不喜欢。。。(另:这个版本的翻译看着实在太累了
评分這部小說應該說是托爾斯泰自己的《神曲》吧:地獄篇就是他所密切接觸的監獄人事,煉獄篇在他對自己和他人各種罪惡的承受、思考和懺悔,天堂篇就只是最後《馬太福音》照耀下的光明結尾。然而,托爾斯泰的這種復活的理想到底是無力的,就好像最後出現的那位奇怪老人一樣,只能相信自己。到底,尼采的上帝已死是無法阻擋的了。
评分一个觉醒的异类青年盲目冲撞。托老把沙皇俄国的司法从上到下批判个 遍
评分這部小說應該說是托爾斯泰自己的《神曲》吧:地獄篇就是他所密切接觸的監獄人事,煉獄篇在他對自己和他人各種罪惡的承受、思考和懺悔,天堂篇就只是最後《馬太福音》照耀下的光明結尾。然而,托爾斯泰的這種復活的理想到底是無力的,就好像最後出現的那位奇怪老人一樣,只能相信自己。到底,尼采的上帝已死是無法阻擋的了。
评分至少结局我很不喜欢。。。(另:这个版本的翻译看着实在太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