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的心理学

证言的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高目光太郎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75620497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法学
  • 司法心理学
  • 记忆
  • 日本
  • 心理交叉
  • 司法制度
  • 法律心理学
  • 心理学
  • 证言
  • 记忆
  • 认知
  • 法律心理学
  • 法庭
  • 证人
  • 虚假记忆
  • 访谈
  • 证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这个心理学研究还不成熟,但方向与方法很有启发性。尤其讲到的几个案例,简直比虚构的侦探小说还刺激。

评分

记忆的脆弱,记忆的网络化,没有正确答案的世界。证人证言的质疑。

评分

前半部分还是在讲记忆理论(脆弱和网络化),然后从供述分析取向(时间线上的知与未知)出发发展出独创的图式取向(个人风格),意图从心理学角度对证言做出判断,或进一步给出一种比较好的询问方法,但感觉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还是有局限性,实验数目也少,不一定能对普遍的证言分析做出贡献。

评分

虽然这个心理学研究还不成熟,但方向与方法很有启发性。尤其讲到的几个案例,简直比虚构的侦探小说还刺激。

评分

以前接触的法律心理学研究多与测谎相关,是控方视角。控方追求的是合理合法的口供和完整的证据链,因此与控方合作的心理学者可以直接参与到预审的过程当中接触证人和嫌疑人,同时可以根据供述搜集新的证据以验证供述的真实性。他们重视物证,同时也有足够的获取物证的渠道。 而本书的作者常常参与辩方的工作。辩方没有自主搜寻物证勘验现场的权利,在获取证言方面也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他们非常关注法庭的态度,最终衡量他们成果的是法庭对待他们所提交的意见书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