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全麵介紹和評議司馬遷及《史記》的專著。李長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優美而富於情感的筆調,精審詳核地分析瞭司馬遷所處的偉大時代,追溯瞭他的傢學淵源,討論瞭他和孔子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閤和共鳴及距離。
李長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長治、李長植,筆名何逢、方棱、棱振、張芝、梁直。山東利津人。生於書香門第,清華大學畢業。是中國著名的現代作傢、文學評論傢,文學史傢。
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迎中國的文藝復興》、《苦霧集》、《夢雨集》等。建國後一直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主要從事古典文學研究和文化藝術的批評,著有《陶淵明傳論》、《中國文學史略稿》、《李白》等。
在三水中学实习,得语文科组长出差,有幸能讲《报任安书》。 但只给两节课时间,于是字词句不能祥讲,只能从司马迁的交友之道、价值观与生死观等方面来探讨。 看了《清明》这个视频中朱军与于丹的对话,知道了李长之先生的这本书。于是从华师图书馆借来读,发现其风格真是感情...
評分在三水中学实习,得语文科组长出差,有幸能讲《报任安书》。 但只给两节课时间,于是字词句不能祥讲,只能从司马迁的交友之道、价值观与生死观等方面来探讨。 看了《清明》这个视频中朱军与于丹的对话,知道了李长之先生的这本书。于是从华师图书馆借来读,发现其风格真是感情...
評分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将作者的评论与我所阅读的五册《史记》两相对照, 有时觉得惺惺相惜,有时有如当头棒喝。 全书围绕“浪漫的自由主义者”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系统的讲解了司马迁及其《史记》的“心路历程”,阐明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终得“究天...
文學概論的期中讀書報告 比想象中有趣得多
评分有著無限命運感的司馬遷,最終還是在怎樣的處境中離去的呢。我們能見證天纔的誕生,但他卻走的太淒涼瞭些,比曹雪芹之經曆還要令人惋嘆!好在後世中能有人逐漸讀懂他文字背後的深沉情感,想來他也能感到欣慰瞭。
评分李長之是個有意思的人,本書觀點也獨具見解,對於從整體理解太史公和史記有裨益
评分司馬先森讀完此書大約會隔兩韆年握李長之老師手說:你!懂!我!——可見天纔畢竟不寂寞。知音永流傳~
评分其實我自己不是很認同這種根據自己的推測賦予曆史人物過多意義的寫法,當然,在這個批評史學這個流派中備受推崇的李長之,比起一般作者又慎重得多,所有的論斷都是建立在足夠的史料基礎上,因此看上去還是有理有據的,4顆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