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法治 民主

人權 法治 民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法律齣版社
作者:羅隆基 著 劉誌強 編
出品人:
頁數:32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85124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學
  • 民國
  • 政治
  • 羅隆基
  • 民主
  • 法學
  • 政治哲學
  • 近現代史
  • 人權
  • 法治
  • 民主
  • 政治學
  • 法律
  • 社會
  • 公民權利
  • 政府治理
  • 憲政
  • 公共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羅隆基所關心的政治常識為主題,分三輯:人權是什麼、法治是什麼、民主的意義。精選羅隆基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間所發錶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原作三十篇,為讀者提供一脈關於現代中國政治的思想藉鑒,反映瞭當時學者對學術理論問題的思考,供學術界研究、藉鑒、批評之用。

著者簡介

羅隆基(1896-1965),男,字努生,號魯參,江西安福人。他是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政治活動傢,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之一。

劉誌強,男,江西安福人,廣州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法學教授,國內研究羅隆基人權理論權威學者。研究領域:人權憲政史、人權法學。主要論著有:《中國現代人權論戰:羅隆基人權理論構建》(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09年齣版),《人權史稿》(中國民主法製齣版社2013年版)等。在《政法論壇》、《炎黃春鞦》、《中山大學學報》等期刊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輯
人權是什麼
【解題】
論人權
告壓迫言論自由者
汪精衛論思想統一
我的被捕的經過與反感
人權,不能留在約法裏?
我們不主張天賦人權
“人權”釋疑
我們要生存權
第二輯
法治是什麼
【解題】
我對黨務上的“盡情批評”
我們要財政管理權
約法與憲法
……
第三輯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张伟/文 学者刘仲敬在其《民国纪事本末》一书中,将民国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实际上,缺乏宪法政治经验的中国,自国门被打开后一直纠缠于“向何处去”的路径选择。这给足了法政学人指点江山的空间,自此以后,出身法政谱系的“公知”不绝于耳,甚至成为沟通理...  

評分

张伟/文 学者刘仲敬在其《民国纪事本末》一书中,将民国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实际上,缺乏宪法政治经验的中国,自国门被打开后一直纠缠于“向何处去”的路径选择。这给足了法政学人指点江山的空间,自此以后,出身法政谱系的“公知”不绝于耳,甚至成为沟通理...  

評分

他有的是韧性,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不灰心,他挣扎了多半生,还在挣扎、他不曾低头而拾青紫,他不曾偷懒以求安逸,他作起事来,永远是全付精神的去干,他不怕麻烦,他拼命的追求,死不放手。 ——梁实秋

評分

他有的是韧性,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不灰心,他挣扎了多半生,还在挣扎、他不曾低头而拾青紫,他不曾偷懒以求安逸,他作起事来,永远是全付精神的去干,他不怕麻烦,他拼命的追求,死不放手。 ——梁实秋

評分

张伟/文 学者刘仲敬在其《民国纪事本末》一书中,将民国视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实际上,缺乏宪法政治经验的中国,自国门被打开后一直纠缠于“向何处去”的路径选择。这给足了法政学人指点江山的空间,自此以后,出身法政谱系的“公知”不绝于耳,甚至成为沟通理...  

用戶評價

评分

雖然書指嚮對象是國民黨,雖然是幾十年前的文字,雖然16歲纔知道羅隆基 ,但於今天仍值得看,不晚。

评分

“公知”是一種傳統

评分

羅隆基說他不鳥邊沁,但感覺他其實就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啊?

评分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评分

羅隆基說他不鳥邊沁,但感覺他其實就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