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黨社考

明季黨社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小野和子
出品人:
頁數:426
译者:李慶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6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70614
叢書系列:海外漢學叢書
圖書標籤:
  • 明史
  • 明清史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政治史
  • 小野和子
  • 明代
  • 明季
  • 明季
  • 黨社
  • 考據
  • 曆史
  • 政治
  • 思想
  • 學術
  • 明清
  • 黨爭
  • 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海外漢學叢書:明季黨社考》是當代日本著名中國學學者小野和子的代錶作。它以明代萬曆年間到清初晚明政權覆滅的政治史為背景,圍繞這期間的一係列重大政治事件,比較具體地考察瞭被稱為東林派或東林黨以及其後繼者復社的形成過程,主要成員、主要見解,組織和人際關係。雖說題名為“黨社考”,但《海外漢學叢書:明季黨社考》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考證”之作,而是夾敘夾議,可謂一部從黨爭角度描述的晚明史。

著者簡介

小野和子

原為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1995年退休後被日本京都橘女子大學聘為教授。小野和子教授長期緻力於中國思想政治史和婦女史的研究,著作頗多,如《黃宗羲》(人物往來社,1967年)、《中國女性史——從太平天國到現代》(平凡社,1978年)、《五四時期傢族論的背景》(同朋捨,1992年)等。

圖書目錄

中譯本前言序
序章 東林黨研究史
第一章 東林黨和張居正——以考成法為中心
第一節 張居正的考成法
第二節 學生、書院、曆史編纂
第三節 中央和地方
第二章 萬曆前期的對外問題
第一節 張居正和山西商人——以隆慶和議為中心
(一)隆慶和議的經過
(二)王崇古、張四維的周圍
(三)山西官僚和張居正政權
(四)再論隆慶和議
第二節 圍繞著明、日和平交涉的政爭
(一)洮河之變
(二)明、日和平交涉的經過
(三)封貢還是戰守
第三章 東林黨的形成過程
第一節 《萬曆邸鈔》和《萬曆疏鈔》
(一)《萬曆邸鈔》
(二)《萬曆疏鈔》
第二節 形成過程
(一)何為“言路”?
(二)官守和言責
(三)監察權的獨立性
(四)對申時行批判的展開
(五)國是和眾論
(六)“朝廷公黨”
第四章 東林書院和黨
第一節 顧憲成和高攀龍
第二節 東林書院的成立
第三節 書院的網絡——江南
(一)誌矩堂(金壇)
(二)明道書院(宜興)
(三)虞山書院(常熟)
(四)崇實會館(桐城)
第四節 書院的網絡——四大書院
(一)江右書院(仁文學院)
(二)徽州書院(紫陽書院)
(三)關中書院
第五節 書院和黨
第五章 東林黨和李三纔
第一節 李三纔和礦稅之禍
第二節 君主論
第三節 礦稅問題之後
第四節 黨爭
第六章 天啓的政局
第一節 三案的發生
第二節 遼東問題和首善書院
第三節 急轉——楊漣的《二十四大罪疏》
第四節 彈壓
第七章 復社運動
第一節 應社的成立
第二節 復社的成立
第三節 理念和組織
第四節 “古學復興”
第五節 圍繞著復社的政治形勢
第六節 南都防亂公揭
第七節 周延儒內閣的誕生
第八節 明的滅亡和復社人
第八章 南京福王政權下的黨爭
第一節 圍繞擁立福王的情況
第二節 逆案和順案
第三節 文和武
第四節 《蝗蝻錄》
第九章 復社人士的抵抗運動
第一節 太湖周圍
第二節 浙東
終章
東林黨關係者一覽
後記
附錄:英文版扉頁與目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以(东林)党(应、复等)社源流发展影响为经,以万历、天启、崇祯、福王明季四朝的政斗焦点为纬,精耕细作、巨细靡遗、泓涵演迤、考证详尽,堪称明季侧史经典作品,----只是关注角度侧了一点,用料都正经稳当。 以下是阅读笔记,分章啰嗦。 *第一章:东林党和张居正 张居正...  

評分

以(东林)党(应、复等)社源流发展影响为经,以万历、天启、崇祯、福王明季四朝的政斗焦点为纬,精耕细作、巨细靡遗、泓涵演迤、考证详尽,堪称明季侧史经典作品,----只是关注角度侧了一点,用料都正经稳当。 以下是阅读笔记,分章啰嗦。 *第一章:东林党和张居正 张居正...  

評分

史学外行,上周末在老家县城捡了本漏,方家见笑。 正在看,日本学者对史料的考订、运用功夫,那是相当不错。 文中引用的明代官员写给万历皇帝的奏疏,确实NB。 文章视角也很新颖。与当年明月的《那些事》对照着看,有意思。

評分

史学外行,上周末在老家县城捡了本漏,方家见笑。 正在看,日本学者对史料的考订、运用功夫,那是相当不错。 文中引用的明代官员写给万历皇帝的奏疏,确实NB。 文章视角也很新颖。与当年明月的《那些事》对照着看,有意思。

評分

史学外行,上周末在老家县城捡了本漏,方家见笑。 正在看,日本学者对史料的考订、运用功夫,那是相当不错。 文中引用的明代官员写给万历皇帝的奏疏,确实NB。 文章视角也很新颖。与当年明月的《那些事》对照着看,有意思。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明朝黨爭的梳理,綫索清晰,內容全麵。尤其可注意海外學者用來引證的資料,例如《萬曆疏鈔》《萬曆邸鈔》等,用上疏,還原當時言論爭鬥的現場,有參考價值。美中不足,翻譯實在不好,還有很多錯誤。

评分

就我預期來說,不甚滿意。前兩篇運用爭取言論自由的觀念解釋朝政的爭端,而不能加以解釋言官在官僚整體的權力結構中的地位和社會變化的作用力。後麵敘述為主,純以敘史看稍嫌粗略不備,泛覽而過。

评分

新版,學術性可以

评分

3.5 材料精彩 見識短淺

评分

經典之作。對很多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是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的學術著作。文筆流暢。大受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