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傢庭

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傢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美] 伊沛霞
出品人:
頁數:220
译者:範兆飛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5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76142
叢書系列:劍橋中華文史叢刊
圖書標籤:
  • 曆史
  • 漢學
  • 魏晉南北朝
  • 中古史
  • 魏晉南北朝史
  • 隋唐史
  • 海外漢學
  • 美國
  • 早期中華帝國
  • 貴族傢庭
  • 曆史
  • 社會結構
  • 封建製度
  • 傢族製度
  • 中國曆史
  • 古代社會
  • 權力結構
  • 宗法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傢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一書對一至九世紀的博陵崔氏進行瞭詳盡的個案考察。伊沛霞博士通過利用大量豐富的原始資料,考察瞭崔氏作為貴族宗族組織的演變過程,從而描述瞭貴族影響力的消長起伏以及貴族傢庭聲望和權力之基礎的變動。這類研究對於擴充中國中世社會和政治以及傢族、宗族體係的認知,至為必要。這項開創性的研究對中古史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著者簡介

伊沛霞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1985—1997年任伊利諾斯大學曆史係教授,1997年至今執教於華盛頓大學曆史係。1993 年齣版《內闈》,是海外中國婦女史開山之作。

圖書目錄

杜希德與二十世紀歐美漢學的“典範大轉移”——《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中文版緣起說明
緻謝
圖錶目錄
中國曆代王朝年錶
第一章 序言
關於貴族傢庭的學術史
個案研究的緣起
研究對象的界定
第二章 貴族傢庭的曆史發展
漢代的上層階級
2世紀的傾嚮
九品中正製的影響
中央控製的失敗
南方的貴族社會
貴族宗族的齣現
南朝社會政治體製的弊端
北方的地方自治
身份官僚化的重現
南北貴族傢庭的差異
鎮戍勢力的獲勝
唐初社會政治體係的重建
貴族政治的變態
貴族傢庭的最後消融
第三章 漢代的崔氏傢族
前漢(前202-9)
後漢(25-220)
傳統和生活方式
地方基礎
擔任官職
第四章 貴族時代的博陵崔氏
魏晉王朝(220-311)
侵犯與混亂(311-400)
北魏(400-534)
立足地方的貴族宗族
官方認同與政治經曆
六鎮之亂
北魏的繼承者:東西魏、齊、周和隋
長安崔氏的軍事經曆
東部崔氏的政治經曆
地方基礎的惡化
門第聲望
第五章 唐代作為舊族的崔氏
博陵崔氏的範圍
舊族的身份集團
婚姻圈
傢族關係與人物氣質
齣身與官職
官僚生涯
入仕途徑
升遷與權力
最後的消亡
第六章 啓示與結論
附錄一 論《新唐書·宰相世係錶》的可靠性
附錄二 崔儼世係錶考釋
附錄三 唐代博陵崔氏的婚姻關係
參考文獻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参见《古籍新书报》2011年9月28日禾之火的书评。写的很有趣。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3d2e30100uwhr.html。 前段时间在山西太原召开魏晋南北朝史年会,本系老师有参加者,归来后对范师的谦虚好客赞誉有加。不枉了当时的一片“倾慕"! 衷心希望范老师的学术...  

評分

評分

魏晋南北朝士族在乡里拥有强大的宗族力量是他们屡经沉浮却又能东山再起的根本原因,隋唐以来,随着地域主义的衰落和国家主义的复兴,隋文帝废除乡官和地方征辟制度,士族为了获取政治权益,必须不断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随着中央化和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士族从而失去地方宗族乡党...  

評分

参见《古籍新书报》2011年9月28日禾之火的书评。写的很有趣。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3d2e30100uwhr.html。 前段时间在山西太原召开魏晋南北朝史年会,本系老师有参加者,归来后对范师的谦虚好客赞誉有加。不枉了当时的一片“倾慕"! 衷心希望范老师的学术...  

用戶評價

评分

貴族傢族長存韆年的原因太難說清瞭,也,魏晉時期中正製給給傢族把握地方實力的機會,退可以雄踞鄉裏,進可以主宰朝政。隋唐以後中央集中瞭太多資源,傢族逐漸嚮京城遷移,成為官僚,逐步脫離鄉裏,依附皇權,傢族的的教養,聲望,關係讓傢族成員更容易上升,但逐步與寒族之間的差異變小

评分

典型的漢學研究框架,主綫清晰,輔綫淩亂。

评分

從漢代到北魏,北方貴族是地方化的。北魏到唐,保持地方特色與獲得官位愈發矛盾,貴族的地方基礎被削弱,而當傢族的支撐力完全來自於朝廷時,王朝被推翻,貴 族也就隨之潰敗瞭。另外,與南方傢族相比,總覺得崔氏更加強韌,可能作者沒寫到什麼塗脂抹粉的情節吧。

评分

作者在論述瞭數十萬字以後得齣啓示一“貴族傢庭在曆史長河發生瞭持續的、大量的變化”;啓示二“研究貴族傢庭不能離開中國國情”。Excuse me??? 這種常識性的治學素養你跟我講是在認真研究瞭“中古貴族傢庭”這麼經典的問題以後得到的啓示??? 論述過程倒還算周全詳細,但是翻譯上的不足顯然瞭拖後腿。以及,可能因為作者讀的《舊唐書》是譯本,論述的部分內容暴露瞭對文獻的理解差誤。 以上愈發堅定瞭我“研究中國史還是要靠中國人自己”的觀點。

评分

典型的漢學研究框架,主綫清晰,輔綫淩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