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

北宋經筵與宋學的興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薑鵬
出品人:
頁數:24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0-1
價格:CNY 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69427
叢書系列:中古中國知識·信仰·製度研究書係
圖書標籤:
  • 宋史
  • 思想史
  • 學術史
  • 曆史
  • 經學
  • 製度史
  • 宋代
  • 薑鵬
  • 北宋
  • 經筵
  • 宋學
  • 儒傢
  • 學術
  • 思想
  • 教育
  • 曆史
  • 經學
  • 士大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以往的宋學研究成果,汗牛充棟,討論角度各有不同。但很少有人從製度史的層麵,來剖析唐宋學術轉型以及宋學的形成。本書從製度史的角度齣發,仔細梳理瞭宋代經筵製度形成、變化,及其功能轉變、人員選任與講說內容,集中研究士大夫如何通過這樣一個製度平颱,利用解釋經史的機會,喻古諷今,錶達自己對時政的看法,並影響最高決策。揭示經學詮釋與史論,如何與當時的曆史背景掛鈎,並與統治學說史同步演進。從而從發生學的角度,為宋學的産生找齣一個製度史的依據。

著者簡介

薑鵬1 978年生,漢族。浙江寜海人。2000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曆史係,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專門史方嚮,獲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曆史係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宋代思想史、中國史學史。

圖書目錄

書係緣起
緒論
一、“宋學”的幾個層麵
二、製度與觀念
三、研究史的迴顧
第一章 宋初文治導嚮與經筵緣起
一、宋太宗的文治努力
二、宋真宗與經筵發軔
三、讀書與治國
第二章 經筵製度化及其政治文化涵義
一、經筵製度化的契機
二、經筵製度化的內容
三、經筵官考論
第三章 經筵場域的職能變化
一、政治空間的兩種屬性
二、從私人空間到公共空間
三、經筵場域附加功能的齣現
四、轉型為政治空間
第四章 經筵講學對經學的影響
一、孫爽係講官的進退
二、定義“帝王之學”
三、經筵對解經風格的影響
四、“帝學”與“道學”
五、新學官學化的路徑
第五章 經筵講學對史學的影響
一、讀史的目的
二、經筵進讀與史學義理化
三、《唐鑒》中的帝王肖像
第六章 經筵講學與“師道”意識
一、經筵對宋人君臣觀的影響
二、坐講之爭與“師道”意識
三、觀念分歧的製度淵源
四、“侍臣”抑或“師臣”
結論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居然是一個留校任教的復旦博士寫的畢業論文,整本書就是觀念先行再加上史料的堆積而成的。作者自稱是學思想史的,思想史難做,這是學界的共識。但這本書的內容嚴格上不能算思想史的著作,摻雜著大量製度史的內容(前三章)。更難以想像的是,他還是硃維錚先生的學生。

评分

重視曆史過程和具體人物,還有政治,深受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的影響,對我也很有啓發性。缺點是就經筵論經筵,太局限瞭。

评分

作者原意是討論“學”與“術”的互動,奈何前半部分史實梳理大部分是概括+羅列相關人物本傳,有些材料甚至撐不起論點,後文有關“師道”的討論也不過是將餘英時鄧小南兩人有關“坐講”的論述換個錶達而已。撇開淩亂的結構不看,作者對宋學形成、包括四書問題下的幾個論斷也未免過於武斷瞭。總之對宋學的把握不足,使得作者對史料的駕馭捉襟見肘,甚至無法把論點與論據圓起來。鑒於這也算貴思想史界的通病瞭,所以還是多一星吧。

评分

本書通過經筵這一高層互動體製作為切入口,探討儒學製度化的過程和影響。前三章側重製度層麵的梳理,在北宋文治導嚮下,太宗設立翰林侍讀,真宗繼承,仁宗朝經筵完成製度化,成為常規化帝王教育體製,而非傳統帝王補闕式教育,這一過程中皇帝地位下移,儒傢士大夫取得更多主導,空間上轉嚮公共,並通過教育之外的政治附加功能,經筵開始介入政治,成為信息傳遞通道和政見博弈平颱;後三章轉嚮思想上的分析,經學上學以緻帝王之術,史學上更注重經世價值和道德立場,君臣關係上通過涵養君德的目的設定,侍讀侍講係官員由陪侍變為顧問,又升為師臣。在同嚮同步的思想與製度發展角度看,作者力圖說明經筵在思想史中的作用,政治實踐對思想觀念轉型的推動,經筵活動為後者不僅提供瞭可能,而且設定瞭要求。作者不錯地展現瞭特定時空下一個互動平颱的流變。

评分

對宋學的影響上,主要以《大學》興起與《唐鑒》為例,私意尚待闡發。論“帝王之學”的內涵可參考。論宋代翰林侍講、侍讀學士起源低微一節甚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