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
是谁导致了这一场悲剧的发生?是力图救国利民、提倡新法的官场异类王安石?还是罔顾国计民生、醉生梦死的徽宗、蔡京君臣?甚或是,亡国的悲剧早就隐藏在大宋开国之初的政策基因当中? 本书通过长时段、多层面的考察,一一再现北宋王朝衰亡的全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思索和解答。
游彪,男,1965年出生,四川简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撰写博士论文,200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宋辽夏金史研究,著有《末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发表论文30余篇。2001年承担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2002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宋元卷),2003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宋代社会》。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
评分国可亡,家可灭,靖康之变不可忘。 靖康之变,是北宋之耻。 “变”是从整个中国的历史这个时间轴来看。 “耻”是从北宋乃至南宋的军民的心理情绪,特别是那种抗金复国的强烈愿望来看。 三天看完此书,有几点感受: 1.任何问题都归为”人“的问题,北宋政府面对金人的挑唆,是和...
评分悠悠北宋,止于靖康;百姓之难,国家之殇。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那么多次变故,而我对“靖康之耻”印象最深,只因金庸先生笔下的郭靖、杨康这两位角色取名之用意——显而易见,金庸先生是将北宋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靖康,拆开来给书中主人公命名的。前者正直善良,为保卫大宋王朝可...
评分这段历史对宋人而言是极其耻辱的,对于北宋末代的两个皇帝而言那简直就是折磨了。 靖康之变发生后,金人不仅肆虐了整个开封城,更是对北宋宫廷进行了疯狂的抢夺,宫女惨遭凌辱,士兵惨遭杀害等。北宋朝廷在这一刻被深埋。那么更令人震惊的是什么呢?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
评分在华夏悠悠5000年历史上,距今月1000年前的宋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尽管历史上,历朝历代少不了围绕政权而引起的战争和纷争,但是很少有朝代像宋朝一样,作为世界的中心,宋朝历代经历了很多改革创新,也确实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当时世界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
有宋一代,是中国文人政治发展的顶端,也最能见出中国文人的弱点和嘴脸。靖康之难,是几百年的政治倾轧必然导致的结果,怨不得胡人的彪悍。书写得畅快,很好。
评分马马虎虎.
评分1127年的思考
评分只是又重新复习了一遍这段历史。
评分1,一项制度初衷是解决问题,结果后来成了问题,比如北宋的兵制。2,北宋面对新崛起的金,没有防备心,而是摊牌太早,破绽百出,这是迅速灭亡最重要原因。3,如果能形成三国鼎力或者联合辽抗金局势都比引狼入室要好。4,用妥协求的和平只能被得寸进尺,可以参见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