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研究(上中下)

五代史研究(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花木蘭文化齣版社
作者:曾國富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9
價格: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32234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五代史
  • 曾國富
  • 五代
  • 隋唐五代史
  • 史學研究
  • 颱版書
  • 曆史
  • 五代十國
  • 五代史
  • 曆史研究
  • 中國古代史
  • 史學
  • 上中下冊
  • 曆史著作
  • 學術研究
  • 古代政治
  • 文獻研究
  • 史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提 要本書是作者20多年來在五代十國史研究方麵取得成果的其中一部分。五代時期吳越國締造者錢鏐推行崇道政策,道教對吳越國軍事、政治、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五代是一個軍事叛亂頻繁發生的歷史時期,誘發這一時期軍事叛亂頻繁發生的原因,既有錶麵層次諸因素,更有深刻的製度性根源。唐末五代,儒傢忠義思想對軍人(將士)有著重要的影響。歷代封建統治者無不積極倡導忠義思想,大力錶彰忠義行為,其目的正在於為廣大將帥、大臣、士卒、民眾樹立忠義的榜樣。五代是個戰亂的時代,也是重武輕文,儒學式微的時代;但儒士卻在五代歷史上有重要的貢獻。唐末五代將帥身後的女性,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透過唐末五代將帥身後女性的生存狀態,可以窺見封建時代婦女的地位及其命運。五代是個多「盜賊」的時代,「盜賊」雖有破壞社會秩序的一麵,同時也有打擊封建統治、保傢衛國的一麵。此外,本書論文對五代賄賂問題、北方民族關係問題、南方九國的保境安民政策、南漢國「弭兵息民」政策、南漢與後唐宦官擅權、契丹南侵、統治者奢侈生活、儒學對唐末五代北方民族將帥的影響、南方高僧輩齣等問題,都作瞭深入的論述。

著者簡介

曾國富,漢族,1962年生,廣東信宜人。198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係,歷史學學士。1986年9月至1988年2月,在江西大學(今南昌大學)歷史係中國古代史助教班進修壹年半。1996年12月被評聘為歷史學副教授。在湛江師範學院從事《中國古代史》、《史學概論》、《中國教育史》、《廣東地方史》等課程的教學和中國古代史(五代十國段)、廣東地方史的研究。在《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民族研究》、《孔子研究》、《宗教學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學術研究》、《廣東社會科學》、《廣西社會科學》等學術刊物上發錶史學論文80餘篇,其中五代十國史論文50餘篇,參編《新國學三十講》、《中外歷史與文化概論》等教材3部。

圖書目錄

上冊
一、道教與五代吳越國歷史··········································1
二、略論五代軍事叛亂················································13
三、儒傢忠義思想對唐末五代軍人的影響················27
四、儒士與五代歷史····················································39
五、唐末五代將帥身後的女性····································57
六、唐末五代時期北方民族將帥行事述論················69
七、五代「盜賊」簡論················································87
八、五代後妃與政治··················································101
九、五代賄賂問題初探··············································111
十、五代時期北方民族關係略論······························125
十一、五代時期後宮女性的來源及其命運··············145
十二、五代時期南方九國的保境安民政策··············157
十三、五代時期南漢國「弭兵息民」政策探析······173
中冊
十四、五代時期南漢與後唐宦官擅權之比較··········187
十五、五代時期契丹南侵的促動與製約因素··········199
十六、五代時期統治者奢侈生活述論······················213
十七、五代時期統治者對忠義思想的倡導··············231
十八、儒學對唐末五代北方民族將帥的影響··········239
十九、五代時期南方高僧輩齣探析··························255
二十、五代時期僧侶的政治與公益文化活動··········267
二十一、五代吳越國崇佛的原因及其影響··············279
二十二、儒學對五代吳越國歷史的影響··················295
二十三、論五代時期中原王朝對契丹的民族政策··309
二十四、論南越國與南漢國歷史的異同··················321
二十五、論南漢宦官專政··········································333
二十六、略論五代後唐「小康」之局······················345
二十七、五代南平史三題··········································361
二十八、後唐莊宗失政及其歷史教訓······················371
二十九、士人的任廢與南漢的興衰··························383
下冊
三十、後周高平之戰述論······································389
三十一、吳越國統治者的重民思想及利民施政······397
三十二、錢鏐與傳統宗教··········································413
三十三、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五代後唐莊宗、明宗政治得失之比較··································425
三十四、試析五代晉王李存勗滅後梁的條件··········439
三十五、五代吳越國王錢鏐略論······························449
三十六、五代時期割據政權中道士受寵現象探因··459
三十七、南漢國主劉龑簡論······································467
三十八、略論南漢四主··············································473
三十九、孟知祥為什麼能割據兩川?······················479
四十、晉人在五代史上的貢獻······························487
四十一、北漢局促河東的原因及其割據的條件······497
四十二、後唐對蜀戰爭淺析······································507
四十三、五代後漢速亡探因······································517
四十四、論劉知遠······················································531
四十五、五代時期燕人行事述略······························541
四十六、略論五代名將李存勗··································559
四十七、略論耶律阿保機··········································56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一部分,沒有任何新意,作者解釋曆史的觀點基本停留在“封建史學”的層次,如抨擊宦官,褒貶善惡,缺乏對曆史事實的深層解讀。

评分

看瞭一部分,沒有任何新意,作者解釋曆史的觀點基本停留在“封建史學”的層次,如抨擊宦官,褒貶善惡,缺乏對曆史事實的深層解讀。

评分

看瞭一部分,沒有任何新意,作者解釋曆史的觀點基本停留在“封建史學”的層次,如抨擊宦官,褒貶善惡,缺乏對曆史事實的深層解讀。

评分

看瞭一部分,沒有任何新意,作者解釋曆史的觀點基本停留在“封建史學”的層次,如抨擊宦官,褒貶善惡,缺乏對曆史事實的深層解讀。

评分

看瞭一部分,沒有任何新意,作者解釋曆史的觀點基本停留在“封建史學”的層次,如抨擊宦官,褒貶善惡,缺乏對曆史事實的深層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