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强调: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的一个新观念便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21世纪的中国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自觉地把“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做中国人意味着属于当今世界唯一有可能在西方主导下争取文化独立的文化民族,唯一有可能充分获得自我尊严的民族。一个完全被西方所笼罩的非西方民族是没有尊严的,因此,做中国人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你有历史的可能性。中国的软实力在于“儒家社会主义”,深入发掘“儒家社会主义”的深刻含义是21世纪的最伟大课题。近百年前胡适留美时曾言:“以数千年之古国,东亚文明之领袖,曾几何时,乃一变而北面受学,称弟子国,天下之大耻。”中国大学之真精神和真生命在于对这一大耻的自我意识中。
甘阳,杭州人,知青出身,曾先后在中国和美国求学。1999—2009年任教于香港大学。2009年起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甘阳:思想解放的再出发 改革需要解放思想,但思想如何解放却众说纷纭。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中心议题早已从要不要改革、要不要解放思想,转变为如何改革、如何解放思想。甘阳最近出版的文集《文明·国家·大学》(三联书店,2012年1月)汇集了他近十余年来关于思...
评分中国崛起与文明国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魏平 2011-12-23 23:13:18 核心提示:在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这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根据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观察家分析,答案大都是中国的崛起。 在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这个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根据今天世界上主要的...
评分甘阳的《细读《文化与社会》》与英国经济史 在甘阳的《细读《文化与社会》》中提到,“19世纪时,英国思想中有个潜在的东西,即多数人可以在文化上提升到少数人一样的高度”,”上层阶级非常自觉地意识到要在文化上把下层阶级整合进来”,致力于培养出真正有教养、有理解力的...
评分广东伦理学会年会小述 2012-01-07 00:54:09| 今天,广东伦理学会举行2011年年会。我是学会的理事之一,又加上秘书长林滨女士的要求,只好出席了。 一贯我是很懒的,凡是开会、聚会,只要有可能,我的第一感觉总是:不去。能不去就不去,这个念头很怪,用我的话说,多一事不...
评分2011年12月30日,由三联书店、北京大学批评理论中心、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甘阳《文明·国家·大学》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凯原楼召开。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国家博物馆副馆...
细读Raymond Williams那篇是整个通三统的具体和深化。
评分为什么比较文学是个鸡肋学科?因为到头它也没搞明白比较何为。所谓“贯通中西”、“东海西海、心理悠同”、“文明对话”云云都是痴人说梦。《文明·国家·大学》对搞西学的人未尝不是一个提醒:我们怎样研究西方?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么?以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姿态,甘阳大言炎炎,使我确信研究之基,不妨视为所谓“文化主题性”,心怀着中国问题,才是研究西学的目的所在,因而要反思的是,怎样在西方的范畴、言辞、理论、构架中突围而出,反诸自身。收录的文章大多都极为感兴趣,对《文化与社会》的细读真功夫确凿,受益良多。
评分多重复大而无当之话,远没有通三统那样犀利
评分多重复大而无当之话,远没有通三统那样犀利
评分在美国因为英语不好拿不到博士学位的人怀恨美国,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