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舞蹈(第9版)

最後的舞蹈(第9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德斯佩爾德
出品人:
頁數:578
译者:陳國鵬 等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1446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死亡
  • 心理學
  • 哲學
  • 死亡學
  • 心理
  • 哲思
  • 通讀
  • 美國
  • 舞蹈
  • 藝術
  • 錶演
  • 文化
  • 經典
  • 第9版
  • 舞颱
  • 編導
  • 曆史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琳恩·安·德斯佩爾德、艾伯特·李·斯特裏剋蘭編著的這本《最後的舞蹈--邂逅死亡與瀕死(第9版)》是至今為止最完整、最全麵論述死亡的教科書。它囊括瞭自古至今人們對死亡以及瀕死的所有話題,其中包括對死亡的態度、觀念、信仰、價值觀、儀式、習俗等。作者從社會、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習俗、生理、心理等視角全方位地對死亡現象進行瞭剖析,它也對臨死前的心理特徵以及行為錶現進行瞭充分的論述,這些都為死亡學做齣瞭貢獻。

著者簡介

第一作者林恩:1972年畢業於卡布裏約學院,獲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是一位教師、作傢和谘詢顧問。作為加裏福尼亞州阿普托斯市卡布裏約學院的教員,她開設並執教全州第一門有關死亡和瀕死的大學課程。她第一篇論死亡的全國性論文發錶在《新時代雜誌》1977年11月號上,受到廣泛歡迎。死亡教育和谘詢協會頒發給她死亡教育工作者和悲傷顧問的證書,她為發展資格證書計劃的組織教育發揮瞭作用。除為死亡教育編寫視聽型和印刷型教材外,她還在北美和世界各地為專業、公司和社區團體舉辦講座,為收容所、學校園區和衛生保健專業人員主持培訓計劃和在職教育。畢業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院法律係,並在美國雷鳥國際管理研究生院取得MBA學位。

第二作者艾伯特:是一位職業作傢,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興趣集中在與死亡相關的問題上。除幾本傢庭研究和傢庭生活教育方麵的論著以及一部長篇小說外,他還發錶過有關交流與死亡、兒童與死亡的論文,擔任過死亡教育和谘詢協會主辦的《論壇簡訊》的編輯。他應邀赴澳大利亞、德國、中國香港、加拿大、挪威和美國的音樂會展示他的歌喉和吉他技藝,主題則集中於死亡、瀕死和居喪。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引言
第1章 對死亡的態度:變化的趨勢
對死亡態度的錶達
承認死亡的存在
研究死亡和瀕死
影響對死亡熟悉感的因素
檢驗假設
第2章 學習死亡:社會文化力量的影響
死亡的成熟概念
死亡理解的發展
社會文化對我們理解死亡的影響
社會和文化的理論視角
修正死亡的成熟概念
第3章 死亡觀:文化和曆史的角度
傳統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案例研究
形形色色的版塊:夏威夷的文化多樣性
當代文化多元社會中的死亡
第4章 死亡係統:死亡率和社會
災難
殺人和死刑
如何定義死亡
器官移植和器官損贈
醫學倫理學:一個跨文化的實例
死亡證明
死亡通知
驗屍官和法醫
屍體解剖
死亡係統的影響
第5章 衛生保健製度:患者、醫護人員和醫療機構
現代衛生保健
護理者—患者關係
瀕死者的照料
老年人的護理
外傷和急救護理
護理人員承受的壓力
陪伴某個瀕死的人
第6章 生命末期的議題和決定
醫學倫理學原則
治療的知情同意權
選擇死亡
預先錶達意願
遺囑和遺産
遺囑查驗
人壽保險和死亡保險
考慮生命末期的問題和決定
第7章 麵對死亡:與危及生命的疾病同行
危及生命的疾病的個人和社會意義
麵對危及生命的疾病
治療方案的選擇和問題
瀕死的軌跡
瀕死者的社角色
第8章 最後的儀式:葬禮與屍體安置
關於最後儀式的社會心理特徵
美國的葬禮
選擇葬禮服務
屍體的安置
有意義的葬禮儀式
第9章 生者:理解喪失的經曆
喪失、悲痛和和哀悼
悲痛的模型
帶著悲傷過日子
影響悲痛的因素
對居喪者的支持
視喪失為成長的機會
第10章 兒童和青少年所麵臨的死亡
身患重病的兒童
痛失所愛之後的孩子
孩子們的支持小組
幫助孩子應對喪失
第11章 成年人生活中的死亡
白發人送黑發人
父母的離世
伴侶之死
朋友之死
衰老和老去
第12章 自殺
理解自殺
自殺的解釋性理論
自殺的類型
影響自殺的危險因素
自殺的畢生發展觀
準備自殺
遺書
自殺的預防、乾預和善後
如何幫助處於自殺危機中的人
第13章 冒險、危機和創傷性死亡
冒險
事故
暴力
戰爭
種族滅絕
恐怖主義
艾滋病和其他新發現的疾病
創傷性死亡
應對威脅
第14章 死亡後或者死後的生活
對死後生活的傳統觀念
猶太人對死亡和復活的信念
古希臘人對不朽的概念
基督徒對死後生活的信念
伊斯蘭教傳統中的死後生活
亞洲地區的死亡和不朽
宗教的慰藉
世俗對不朽的概念
瀕死經曆:站在死亡的入口處
夢境和迷幻體驗中的死亡主題
死亡的信念:牆還是門?
第15章 未來的道路:個人與社會的選擇
探索死亡的瀕死
文化能力
死亡學研究的新趨勢
創建富有同情心的城市
與死亡和瀕死為伴
未來的死亡
附言和告彆
後記
術語英中文對照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未经检讨的生活,活得不值”(苏格拉底),同样,“未经检讨的死亡,死得不值”(罗伯特·卡瓦诺)。 这是一本“死亡百科全书”,关于死亡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它都进行详细的解读。 这也是一本直抵心灵的“精神关怀读本”,关于死亡的种种内心恐惧它都能帮你剔除。 该书...  

評分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死亡学大杂烩,题材和初衷决定了这本书的面面俱到和蜻蜓点水。与我来说,虽然不能提供深入的探讨内容,但却有线索上的启发。 这本书论及了什么死亡、人生各阶段对死亡的认识、自杀、临终关怀、濒死体验、死亡恐惧等等内容。 对于死亡...  

評分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死亡学大杂烩,题材和初衷决定了这本书的面面俱到和蜻蜓点水。与我来说,虽然不能提供深入的探讨内容,但却有线索上的启发。 这本书论及了什么死亡、人生各阶段对死亡的认识、自杀、临终关怀、濒死体验、死亡恐惧等等内容。 对于死亡...  

評分

“未经检讨的生活,活得不值”(苏格拉底),同样,“未经检讨的死亡,死得不值”(罗伯特·卡瓦诺)。 这是一本“死亡百科全书”,关于死亡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它都进行详细的解读。 这也是一本直抵心灵的“精神关怀读本”,关于死亡的种种内心恐惧它都能帮你剔除。 该书...  

評分

“未经检讨的生活,活得不值”(苏格拉底),同样,“未经检讨的死亡,死得不值”(罗伯特·卡瓦诺)。 这是一本“死亡百科全书”,关于死亡你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它都进行详细的解读。 这也是一本直抵心灵的“精神关怀读本”,关于死亡的种种内心恐惧它都能帮你剔除。 该书...  

用戶評價

评分

以前讀過的書,內容基本已經忘卻

评分

素材非常豐富,基本上描述瞭關於死亡的方方麵麵——心理學、生理學、曆史與跨文化視角、公共政策、社會學等等。但同時各方麵都是蜻蜓點水式泛泛而談,讀起來較乏味。而且並未達到建立一門學科的水平,thanatology隻是紙麵構想。

评分

死亡是個永恒的話題

评分

死亡是個永恒的話題

评分

這本書讓我瞭解各國人民對死亡的風俗習慣,更深理解死亡。同時要珍惜自己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