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
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
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
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费尔普斯指出,这种兴盛的源泉是现代价值观,例如,参与创造、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愿望。这样的价值观点燃了实现广泛的自主创新所必需的草根经济活力。大多数创新并是是亨利•福特类型的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自由的权利去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庶民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作为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费尔普斯认为,中国将开启从贸易商向创新者、从商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最早的行动可能会很快展开。这一转轨可能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但他认为没有什么必然理由能阻止中国完成这个旅程。
作为一本兼具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大繁荣》对任何关心经济增长源泉和社会发展未来的读者都是必读之选。
埃德蒙德•费尔普斯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现代宏观经济学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费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继罗伯特•索洛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费尔普斯对中国经济也并不陌生,他曾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广泛的了解。在“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称:“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合理的,但也是复杂的。”费尔普斯的理论在上世纪首先被运用在美国和西方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中。在今天全新的全球经济背景下,费尔普斯的经济理论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尤其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经济也必须应对失业率、通货膨胀和提高投资效率等问题。
费尔普斯认为,中国的机制促进了公众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这种机制让绝大多数人参与进来,并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观察表明,中国公众正从事越来越有趣味和具有挑战性及高回报率的工作。参与解决或挖掘新问题的人越多,或其参与程度越高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高。中国的情况符合于此,由此得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肯定推断。他认为,中国要继续保持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加速自主创新,因为不再能指望西方国家代替自己完成创新任务。此外,如果中国经济要完成从中等收入向领先水平的转轨,也必须找到开发必要的经济活力的手段。
费尔普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59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
人物简介 埃德蒙·费尔普斯 费尔普斯1955年获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现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
评分昨天在FT中文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改革首先需要约束政府》,作者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分阶段性,在现代社会,则应减少政府干预,建立一个创新性社会,而这是“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和经济民主来配合的”。这与《大繁荣》的中心思想颇有共通之处。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创新是推动...
评分世界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的程度已经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这是由丰富而宝贵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所组成的。其实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我看来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科学本身最终是要通过形而上的思考方式展开探索,而成果也是以形而上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经...
评分概论 现代经济什么概念?知识经济,支持和鼓励创新活动(不仅仅是创新)的制度和生活态度。 15世纪的殖民新大陆,18世纪的市场(工业革命只是技术创新,市场才是观念和制度) 商业经济时代,开启资本主义 14到18世纪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提高。也即是知识经济没有增加。 生产...
评分本书的开头把熊彼得的“科学驱动创新”观念作为靶子加以痛殴。按作者所言,熊彼得的科学主义创新观认为科技是影响创新结果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一旦科技进步出现,实现创新的经济过程(筹资、开发、推广)就是完全可以预测的(无论困难与否)。如此,创新的原动力和不确定...
作者试图在书中展现一个看待国家繁荣的新视角:繁荣的核心是个人生活的兴盛,每个人能够对事业投入,迎接挑战,完成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个人的兴盛又来自于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新创意给人带来的新体验。也就是说,国家繁荣源自民众对自主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
评分一股浓浓的兜售观点的感觉。
评分美国的当代经济主义会复苏的。减少政府监管和干预。增加自由和创新文化。
评分其实还蛮好看的,虽然中间有点铺陈过度
评分外国人写书挺有意思的,越是博览群书有学术成就的人可能写得书就越生活化,越越有文采,洋洋洒洒。他们经常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出一些人的解释,然后再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国家出现了而另一些国家没出现来进行辩驳。这种思考非常好,也从钟老师的课中学到了这一点,如果系统地进行学习,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更加理性深刻。这本书的主旨是草根阶层的创新导致了19世纪的大繁荣,后来又失去了这种繁荣。是某种价值观和信仰催生了现代经济和民主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带来现代经济或者现代经济导致民主制度。美国式最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而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其他国家也不能答便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