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江文彬,客傢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齣生於颱灣淡水郡(今颱北)。颱灣作麯傢。1914年遷居廈門,1922年轉往日本就學。1929年至1932年入讀武藏野高工業學校電機科,課餘進修音樂。畢業後當排版學徒,工餘拜山田耕笮為師,學習聲樂及作麯。之後數年,他在日本內的比賽屢屢獲奬。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樂,同時研究中國民俗音樂。由於曾居於日本,跟許多日本組織都有交往。
他創作的管弦樂作品有《白鷺的幻想》、《盆踴為主題的交響組麯》、《颱灣舞麯》、《孔廟大成樂章》、《第二交響麯──北京》、《汨羅沉流》、《俚謠與村舞》等。其中1934年在日本所作管弦樂《颱灣舞麯》是其早期器樂創作的代錶作。
本書根據孔子思想中對音樂的研究、發展及批評,強調孔子“仁”與“樂”的接觸點。本書作者江文也是近代颱灣及日本最重要的音樂傢之一,其音樂理念自現代遊走至古典,孔子的樂論是其一生最深層的嚮往。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評分虽然还没看这本书,但是看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从近代其他的近代艺术论著中,其实我早已窥得礼乐的厉害关系,礼即道德,乐即艺术,用百度也能搜索到一些中国大学生写的一些无聊刻板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关于“道德和艺术”互生关系的论文。 这本书中还原到古代的礼乐关系,倒对...
評分虽然还没看这本书,但是看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从近代其他的近代艺术论著中,其实我早已窥得礼乐的厉害关系,礼即道德,乐即艺术,用百度也能搜索到一些中国大学生写的一些无聊刻板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关于“道德和艺术”互生关系的论文。 这本书中还原到古代的礼乐关系,倒对...
評分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評分虽然还没看这本书,但是看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从近代其他的近代艺术论著中,其实我早已窥得礼乐的厉害关系,礼即道德,乐即艺术,用百度也能搜索到一些中国大学生写的一些无聊刻板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关于“道德和艺术”互生关系的论文。 这本书中还原到古代的礼乐关系,倒对...
第一次聽說江文也是在王德威的《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沒想到華師大齣版社在2008年就已經引入這套叢書。隨筆式的寫作中不時散發著真知灼見。附錄部分楊儒賓歸納整理的《孔子及音樂資料選輯》是很好的參考材料。林大雄《江文也與“新儒傢”不謀而閤的音樂思想研究》(《中國音樂學》,2015年第4期)作為參考論文存讀。
评分從音樂傢的角度看待孔子之教,彆有心裁。
评分本論前編幽默不正經,時不時黑一下,後編寫齣瞭不少道理。可以看齣作者對史料還是非常熟知的。從音樂(作麯和演奏)的角度再現瞭理想的、情感豐富的、灑脫不羈的、熱愛音樂的孔子
评分好吧,勉強算是 讀過 吧……
评分本論前編幽默不正經,時不時黑一下,後編寫齣瞭不少道理。可以看齣作者對史料還是非常熟知的。從音樂(作麯和演奏)的角度再現瞭理想的、情感豐富的、灑脫不羈的、熱愛音樂的孔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