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音乐 江文也 孔子 礼乐 儒学 国学 艺术 文化
发表于2025-02-08
孔子的乐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根据孔子思想中对音乐的研究、发展及批评,强调孔子“仁”与“乐”的接触点。本书作者江文也是近代台湾及日本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其音乐理念自现代游走至古典,孔子的乐论是其一生最深层的向往。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江文彬,客家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台湾淡水郡(今台北)。台湾作曲家。1914年迁居厦门,1922年转往日本就学。1929年至1932年入读武藏野高工业学校电机科,课余进修音乐。毕业后当排版学徒,工余拜山田耕笮为师,学习声乐及作曲。之后数年,他在日本内的比赛屡屡获奖。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乐,同时研究中国民俗音乐。由于曾居于日本,跟许多日本组织都有交往。
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有《白鹭的幻想》、《盆踊为主题的交响组曲》、《台湾舞曲》、《孔庙大成乐章》、《第二交响曲──北京》、《汨罗沉流》、《俚谣与村舞》等。其中1934年在日本所作管弦乐《台湾舞曲》是其早期器乐创作的代表作。
年代久远,日文译就,但字里行间仍不失大家风范
评分江文也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音乐家,出生于日治时期的台湾,幼年时在厦门、日本等地接受初等教育,曾在日本武藏野高级工业学校学习电机专业,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名噪日本的台湾音乐家,1938年回到北平,1949年之后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文革”时曾受到迫害。江文也的音乐与诗歌创作既有日本殖民统治所抹不去的烙印,也有儒家士大夫的精神传承,亦有“西学东渐”语境下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上述多种因素夹杂,贯穿江文也创作活动始终,可谓“史诗时代的抒情”。作为日本的中国人现代音乐家,如何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情之势也。
评分比较失望,江文也哲学素养不够,没能挖掘出儒家音乐精神的深意。窃以为,谈孔子的乐论,不能不谈庄子,如果礼是属地的,那么乐就是属天的,而作为揶揄孔子同时又继承孔子的庄子,恰是浑身洋溢着音乐精神的天行者。
评分一个感性、趋于审美气质的孔子。
评分部分观点甚合心意~针砭时弊,可略读
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用日语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孔子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家,对音乐的喜好与研究留下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他说“郑声淫”,强调“大音希声”,所以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对音乐的鉴赏与偏好,仿佛也就是中国古时雅乐的最高追求:强调平淡。听教授讲学了...
评分虽然还没看这本书,但是看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从近代其他的近代艺术论著中,其实我早已窥得礼乐的厉害关系,礼即道德,乐即艺术,用百度也能搜索到一些中国大学生写的一些无聊刻板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关于“道德和艺术”互生关系的论文。 这本书中还原到古代的礼乐关系,倒对...
评分虽然还没看这本书,但是看了开卷八分钟的介绍。从近代其他的近代艺术论著中,其实我早已窥得礼乐的厉害关系,礼即道德,乐即艺术,用百度也能搜索到一些中国大学生写的一些无聊刻板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关于“道德和艺术”互生关系的论文。 这本书中还原到古代的礼乐关系,倒对...
评分从音乐家的角度看孔子。论点很新颖。翻译者写的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是作者理解和总结的中国周及周以前的上古历史,穿插了零散的关于音乐的东西。个人不太喜欢。后两部分才是真正关于孔子,但也不是特别系统。整体来说,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
孔子的乐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