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生于马来西亚,艺术创作启蒙于台湾,是近三十年来走红于国际的影像艺术家。本书将绘制这位艺术家多年来的影像作品在历史、美学及理论的总体表征,剖析蔡氏创作轨迹与思想。全书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总体重构1990年代迄今,蔡明亮导演的十部剧情长片与短片的历史语境、美学表现及理论框架的图谱;第二章聚焦于蔡明亮如何从电影写实主义迈入电影感性型态的表现,蔡氏不仅是导演,更是位跨界的当代艺术家;第三章则具体分析了蔡明亮的作品《脸》,作为首部被罗浮宫委制与典藏的影片,《脸》不仅反映了电影与艺术之间互为表里的关联,同时也阐释了其所蕴含的影片与文学、绘画及东西方电影系谱之间的互文性之连结。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孙松荣与蔡明亮导演的访谈,呈现蔡明亮从本土跨入国际、从电影走向当代艺术、从电影之死转入电影新生的自白,见证其多元的艺术身份以及当代华语电影与影像艺术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共生关系。
孙松荣(Song-yong SING),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电影学博士,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动画艺术与影像美学研究所副教授,现任《艺术观点ACT》季刊主编与《电影欣赏学刊》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电影与当代艺术及现当代法国电影理论与美学等。文章与译作散见于《电影欣赏》、《电影欣赏学刊》、《文化研究》、《中外文学》、《艺术观点ACT》等。此外,曾为2012年第八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策划“纪录之蚀:影像跨界的交会”单元。目前筹划论著《当代台湾电影的美学构造:形体、幽灵、跨影像性》的出版。《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是首本专书。
http://www.ionly.com.cn/nbo/news/info3/120130903/1131807.html 8月27日下午,“未来电影:当代亚洲的活动影像艺术-暨栗宪庭电影基金系列新书发布”活动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活动由董冰峰(策展人和制作人,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主持,同时他也是此次系列新书的...
评分 评分写作是一种相遇,是写作者与他的写作对象的相遇,还是写作者与自身的相遇。阅读孙松荣的《蔡明亮:从电影到当代/艺术》的过程是一种思想撞击的过程,所有的知识、理论、背景、方法和媒介的分裂如散落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但作者却能信手拈来,使它们和平共处,从而创造一处处...
评分巴赞、特吕弗、戈达尔、费里尼、侯麦、安东尼奥尼、伯格曼、文德斯、阿佳妮、法斯宾德、莫罗、卓别林、黑泽明、桑塔格、于佩尔、胡金铨、张爱玲
评分蔡明亮所带起的gallery film
评分是几个月前蔡导来广州开讲座的时候买的,本来想拿给他签名但是没有机会。这本书有个很好玩的地方是在一百多页学术研究后的访谈部分,蔡导说“我很多时候看到比较学术的评论,我真的也不太看得懂,引经据典的东西,我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不知道当时坐在他对面的作者是什么心情。
评分料还是挺新的,《郊游》基本上都被剧透了。整本书电影和装置艺术基本上是五五开,讲电影的没太多新料,装置艺术大陆都难以得见,只能通过描述想象,也算是了解了蔡导除电影人以外的另一面。
评分电影工业和影像艺术的界限在消融 ,美术馆亦或影展电影院,场地的转换以及艺术家身份的跨界都在宣告另一种媒体时代的到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